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金坛县志

金坛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夏宗彝修,汪国凤等纂。夏宗彝,字怀清,清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光绪五年任金坛知县,十一年以同知衔调补吴江知县。汪国凤,清进士,官至礼部主事。金坛古邑,旧属朱方,自唐始定县名,越宋、元、明迄今,疆域无变。《金坛志》始于明正德,清代康熙、乾隆间两修之,以上即称旧志。乾隆志后,越一百余年,地经兵革,文献失散。光绪五年(1879),夏宗彝吏此邑,重修此志。此志卷首为序例、图考;卷一志舆地,其目十,为建置、星野、疆域、城池、坊里、山川、桥渡、水利、风俗、土产;卷二至四志赋役,其目十一,为户口、里甲、田赋、贡赋、徭役、马政、军籍、工匠、盐课、课钞、惠政;卷五志职官,其目三,为秩官、名宦、公署;卷六志典礼,其目二,为祀典、礼仪;卷七志学校,其目二,为庙学、社学;卷八志选举,其目六,为进士、乡贡、岁贡、荐辟、封荫、武科;卷九至十二志人物,其目十四,为理学、名臣、儒林、忠节、孝义、文学、政绩、隐逸、流寓、方伎、仙释、列女、忠义、节烈;卷十三至十四志艺文,其目八,为书、疏、论、记、序、杂著、赋、诗;卷十五至十六杂志,其目八,为古迹、邱墓、寺观、碑碣、遗书、祥异、守城日记。此志凡十六卷,为志者九,子目凡六二。此志体例目次,皆沿乾隆旧志,仅新增忠义、节烈二目,《赋役志》增一卷,《人物志》增二卷,《杂志》增一卷,记事止于光绪十一年。此志文简核质实,可称佳作。有清光绪十一年(1885)活字本。

猜你喜欢

  • 伤寒悬解

    十五卷。清黄元御(详见《周易悬象》)撰。黄氏在学术上推崇岐伯、黄帝、秦越人和张仲景,称他们为“四圣”,主张“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对《伤寒论》颇有研究,受方有执、喻昌影响,认为王叔和

  • 泰西人身说概

    二卷。德国邓玉函(1576-1630)译。邓玉函又名特伦茨·扬,字涵濮。德国耶稣会教士。1621年来华,先到澳门,后到嘉定学习汉语文,再到杭州传教。不久便赴北京,主持修正历法。1630年死于北京。著有

  • 尚书集注音疏

    十二卷,《周书经师系表》一卷。清江声(1721-1799年)撰。江声字涛,改字叔云,号艮庭,江苏元和(今江苏省吴县)人,清代经学家,惠栋弟子。江声治经宗汉儒经说,长于旁搜博引。主要撰述有《尚书集注音疏

  • 中庸谊诂

    一卷。马其昶(详见《大学谊诂》)撰。是书为其昶所著《三经谊诂》之一。《中庸》分章,诸家各异。郑注孔疏分为三十三节,朱子沿袭,只与注、疏本的第次不同。其昶则分八章,而各申明其说。其诂:“中庸”二字,说“

  • 通鉴纲目三编

    即《御定通鉴纲目三编》。

  • 片玉词

    二卷。《补遗》一卷。宋周邦彦(1056-1121)撰。周邦彦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元丰初为太学生,因献《汴都赋》,被神宗赏识,召为太乐正。哲宗时为庐州教授,知溧水县。徽宗朝仕至徽

  • 文说

    一卷。元陈绎曾撰。陈绎曾,字伯敷,处州(今属浙江)人,后徙吴兴,生卒年均不详。举进士,口吃而精敏异常,官至国子学助教。诸经注疏与陈旅齐名。善真草篆书。著有《文筌》、《行文小谱》等。是书为有关文章理论的

  • 明季史料

    共十种三册。是书为明代史料的汇编,包括徐世溥撰《汇变纪略》一卷、佚名撰《江陵纪事》一卷、许重熙撰《江阴城守纪事》一卷、佚名撰《东林事略》一卷、无名氏撰《东林纪事本末论》七首、蔡鼎撰《孙高阳先生前后督师

  • 倭情屯田议

    一卷。原题赵士桢纂,南汇吴省兰辑、德清车宸英校。据此书赵氏原《跋》,是书为备倭之作。其时此类书甚多,尤以郑若曾《筹海图编》为详。但郑氏书成于明世宗嘉靖末年,于东北朝鲜之路,似乎阙略,故特表而出之,撰成

  • 四镇三关志

    十卷。明刘效祖撰。刘效祖,字仲修,武功左卫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陕西按察司副史。善诗,其作流传甚广。所谓四镇者,蓟、昌、保、辽也。三关者,紫荆、居庸、山海也。《四镇三关志》明万历间刻本。其目录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