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都门纪略

都门纪略

二卷。增补都门纪略三卷、都门汇纂无卷数、朝市丛载八卷。清杨士安撰。杨士安,号静亭,顺天通州(今北京市通县)人。其久客京师,留心世故。以《日下旧闻》、《都门竹枝词》、《草珠一串》等书,列古今胜迹,资人探访,列风绘俗,皆无遗漏,合为《都门纪略》一书,分为上下二卷。道光末年(1850),李南圃校正刊行。此编上卷纪略分风俗、对联、翰墨、古迹、技艺、时尚、服用、食品、市尘、词场十门,附前三门外地图一幅。卷首有道光二十五年(1845)十一月自序,称所举例言,略,皆是书原为边远各省客商所设,铺户皆是老字号,货真价实,驰名天下。而前三门外为仕商聚汇之地,市尘地址,必详细注明。地图则取内城、外城外省人足迹罕至的,择其要略。除庆会堂的对联、仁一堂的门匾、翰林院的土旋、伟仪号的内式暖帽、和顺居的白肉、米市的老米等三十多处外,其他皆属南城、或南城郊外地。下卷为都门杂咏,仿杨瑛昶《竹枝词》、得兴《草珠一串》,补成打油歌一百首,如上卷分风俗等十门,共风俗十四首、对联三首、翰墨四首、古迹十三首、技艺四首、时尚十八首、服用九首、食品十四首、市尘十二首、词场九首。凡前人已载则不复赘。杨士安自序、李南圃评定,也于同年刊行。另都门纪略后,附加都门会馆一编,分上中下三卷,名《增补都门纪略》。杨士安补撰,张荣城,张鹤书校,道光二十六年序刊。此为杨士安《都门纪略》的本来面目。此后十多年间,书店逐年续刻,踵事增华,商贾争相纳资,在各门类中登录其字号货品,籍此招揽顾客,成为报纸广告之类滥觞。其都门杂咏一种,有盛子振,张鹤泉、王乐山、金建候等增补本,又有陈韵珊、孙伯轩、洪蔼人、孙蝶花第续增本,皆选加《草珠一串》诗十余首,同杨士安原书所选,合订成书。同治三年(1864),伴花斋徐永年有序刊本,赵昶等为之详校。十一年(1872)又增入天下路程。光绪间花样翻新,改书名为《都门汇纂》,不分卷,各门皆有增益。最著名为京都八景、大肉、内外城地址。首载金图、各省地图、清《鼎甲录》,菊部群英等。嗣后又改名为《朝市丛载》,补缺删冗,厘为八卷。卷一满汉文武品级,满汉文武衙署、光绪十三年(1887)分斋戒忌辰、禁止屠宰日期,卷二顺治三年(1646)至光绪十二年(1886),历科鼎甲,卷三各商行、各行省会馆、客店、庙宇、堤塘,卷四京师风俗、行略须知、由京师至各省路程、风暴日期,卷五汇号、宴会、服用、食品,卷六翰墨、市尘、京都八景、古迹、时尚、戏园、戏班、技艺、词场十一门。与旧本不同,内有光绪九年(1883)濮槐青诗若干首,但连同原有各诗,皆不注作者姓名。卷末附厂甸正月竹枝词十二首,第八卷为鞠台集秀录,计伶人四十三家。以上各书,皆由杨士安《都门纪略》蜕化而来。光绪、宣统,至今,尚有重刻之本,多以增补或续增《都门纪略》为名,均不用《都门汇纂》及《朝市丛载》名,所添事物,皆任便之。

猜你喜欢

  • 南华真经

    见《庄子》。

  • 简州志

    十四卷,清濮瑗修,黄朴纂。濮瑗,曾任简州知州。黄朴,曾任简州孝廉。简州志逮清肇修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督修者为知州黔南人刘如基,纂辑者为射江人杨沺,兹编则续乾隆志而作。《重修简州志》咸丰三年(1

  • 蝶阶外史

    四卷。不著撰人名氏。文言笔记小说,分若干篇,每篇各列题目,与《聊斋志异》体例相仿。所记为见闻琐事。其中有些人物轶事,如记栗毓美、黎世序、郝浴、刘燕亭、董果、甘凤池、窦尔敦、纪亮等人之事,可作为野史资料

  • 卦气表

    一卷。清蒋湘南撰。蒋湘南字子潇,固始人。道光间举人。著有《七经楼文钞》、《周易郑虞通旨》等书。此书为象数派易学著作。作者认为“卦气乃归藏之法,归藏乃黄帝之历”。而所谓“历象”,即分别为黄帝创制的甲子历

  • 续增刑部律例馆说帖揭要

    十七卷。清胡调元撰。胡调元,福建长汀县人。嘉庆举人。任安徽沪州知府、颖州知府。是书前有作者自叙编书原委,其卷一为名例,卷二为婚姻、卷三为仓库、卷四为课程、卷五为钱价、卷六为祭祀,卷七为盗贼,卷八为人命

  • 回疆通志

    十二卷,清和宁纂。和宁详见《三州辑略》。《回疆通志》嘉庆九年(1804)修,抄本。全书十二卷,分为:卷一御制诗:平定伊犁受降、格登鄂拉斫营、鄂桑扎拉图之战、和洛霍澌之捷、库陇癸之战、乌什酋长献城降、黑

  • 花溪集

    三卷。元沈梦麟撰。梦麟,字原昭。生卒年不详。吴兴(今浙江湖州)人。顺帝至元五年(1339),举乡荐。授婺源州学正,迁武康令。至正中,解官归田。明初以贤良征召,不就。后应聘为浙闽校文、会试同考。梦麟与赵

  • 良吏述

    一卷。清彭绍升(详见《儒行述》)撰。自序谓:“读《汉书》至文翁朱邑之事,心慕之。既长,往来齐燕吴越之间,问民所疾苦。居间既久,考旧闻作《良吏述》,始自骆钟麟之却漕金,至李大本之散苗田。”认为自三代以来

  • 春秋属辞辨例编

    六十卷。清张应昌(1790-1874)撰。应昌字仲甫,钱唐(今浙江杭州)人。嘉庆庚午举人,官内阁中书。他认为《春秋》属辞比事,不必立例而义自见。他将汉唐迄于清朝诸儒训释与群籍中涉及《春秋》的共四百余家

  • 赵氏孟子章指复编

    一卷。清萨玉衡编辑。玉衡字檀河,福建闽侯人。是书首有玉衡自序,作于嘉庆十九年(1814)。所辑《赵氏孟子章指》全部依据余萧客《古经解钩沉》,与马国翰所辑同,但体例上有微异。玉衡于七篇中各标第几章,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