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

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

一卷。近代王国维(1877-1927)辑。国维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幼年肄业于杭州崇文书院,1898年入上海罗振玉所办的东文学社。1903年起,任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1907年起,与罗振玉同在学部任职。辛亥革命后,随罗振玉避居日本京都,开始古文字研究。1916年回国,在上海英人哈同所办仓圣明智大学任教授。1922年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通信导师。1925年至北京任清华研究院教授。1927年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著述宏富,成就甚多,能开风气之先。在小学方面其主要著作有《殷墟书契考》、《流沙坠简考释》、《说文练习笔记》、《尔雅草木虫鱼鸟兽释例》、《两周金石文韵读》、《观古堂金文考释五种》、《联绵字谱》以及此编等。其全部著作共六十二种,收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的有四十二种,字书和史迹考证的短篇汇编为《观堂集林》和《观堂别集》。是书为补足王念孙《说文谐声谱》的残稿而作。按王念孙分古韵为二十一部,见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三十一。其《说文谐声谱》系以二十一部谱《说文》的九千余字,相传阮元曾拟刊行,但绝无印本流传。王氏所补者是罗振玉所藏初稿,仅《说文》第一篇,然则第二篇以下至第十四篇皆由王氏所补。考王念孙《古韵谱》有二十一部与二十二部之异,《经义述闻》所述为21部,而其《答丁道久书》及许瀚《与张畊书》则言二十二部。陆宗达《王石臞先生〈韵谱〉〈合韵谱〉跋》谓王念孙“治古韵始分二十一部,晚岁虚怀孔(广森)说(冬部独立)又成二十二部”。然王氏补其《谐声谱》仍取二十一部之说,未能采其晚年之说。是书辑入《王忠悫公遗书》二集。

猜你喜欢

  • 卓山诗集

    十二卷。清帅家相(约1752年前后在世)撰。帅家相字伯子,一作伯字,奉新(今江西九江)人,生卒年均不详。家相乾隆二年(1737)进士,官至浔州府知府。是集又名《三十乘书楼集》,凡十二卷。其诗多有改动之

  • 芜湖县志

    ①二十四卷,首一卷,清吴嗣蕙、梁启让修,陈春华纂。吴嗣蕙,字香圃,江西新建县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由祁门县调任芜湖县知县。梁启让,字揖亭,江西新建人。进士,嘉庆十年来任芜湖县知县。先是芜湖有志

  • 帝女花

    二卷。清黄燮清填词、查仲诰正谱。燮清生平籍里见《倚晴楼诗集》条;查仲诰,字竹洲,海昌(浙江海宁县境)人,生平不详。是书系燮清所制传奇数种之一。燮清友陈其泰谓斯文:“谓夫含咀宫商则成美、因之流播驱驰翰墨

  • 静庵诗文草

    八卷。清梁韵书撰。梁韵书,生卒年不详,字蓉函,福建长乐人,太常卿梁上国第三女,侯官副贡生许濂之妻。善长绘画,工于琴艺,精通诗词,尤其喜爱乐府诗词。此书刊刻年代不详。

  • 周易纂解正宗

    六卷。清谢复茪撰。谢复茪字菁来,吉水人。其书先列朱子《本义》,以《直解》、《大全》、《蒙引》诸家之说各系于其下。他的儿子谢能立认为图说不完备,重加纂订,别为一编,附之于后。属私塾讲本之类。《四库全书总

  • 达生编

    二卷。清亟斋居士(生卒年不详)撰。亟斋居士生平事迹不详,仅知为康熙年间安徽人。著有《详要胎产问答》、《亟斋急应奇方》等书。此书又名《达生篇》,又作一卷、三卷,为妇产科著作。撰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

  • 杜诗镜铨

    二十卷。《附录》一卷。《年谱》一卷。清杨伦(1747-1803)撰。杨伦,字西木,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乾隆进士,历任邑宰,江汉书院山长。是书非注杜之作。是将各家注杜之说,勘削纰缪,涤去芜杂俾杜诗真面

  • 春秋握奇图

    一卷。金利銮孙撰。利銮孙字士贵,盱江(今江西临川)人。该书以编年为经,以各国之事为纬,分列条注其源流始末,其后又加以论述。清乾隆间四库馆臣所见《永乐大典》本,只有其论而无年表。

  • 香草词

    ① 二卷。《洞箫词》一卷。《碧云盦词》二卷。清宋翔凤(生卒年未详)撰。宋翔凤著有《大学古义说》。此为所撰之词集。《香草词》序于道光元年(1821)。《洞箫词》跋于道光九年(1829)。唯《碧云盦词》无

  • 读孙卿子札记

    二卷。清陶鸿庆撰。是书为读诸子札记第八种,其内容多补正王念孙、俞樾、王先谦诸家之说,义多平允。以《成相》篇论之,“险陂倾侧此之疑”。俞训“疑”为“止”;鸿庆以“疑或之”,最为明显。又“莫不理续势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