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虚字韵薮

虚字韵薮

五卷。清潘维城撰。维城字阆如,江苏吴县人。从同里夏文焘游,又从李锐学,为钱大昕再传弟子。尚著《论语古注集笺》。是书自序略云:律赋莫重于押官韵,官韵莫难于叶虚字。虚字不稳,通篇俱为减色。非平日熟于虚字韵脚,临时必不能听我运用。而韵学诸书,惟钦定《佩文韵府》为集韵学之大成,但卷繁值昂,非贫士所能购求。其专辑虚字一门者,锡山侯氏有《虚字韵典》、海盐徐氏有《虚字辑要》,固皆便于披览,然犹未为醇备。兹为芟其繁芜,补其阙略,使有用者无所遗,无用者无所赘,颜曰《虚字韵薮》。按《周礼·职方氏》:九州各有泽薮,《韵府》之广犹九州,此则专辑虚字一门,犹泽薮之偏在一隅云。第一卷上平声收二十八字,第二卷下平声收二十三字,第三卷上声收二十九字,第四卷去声收二十三字,第五卷入声收二十五字。其例先列顺韵,韵字在下,后列倒韵,韵字在上;韵典先经史后子集;其音义各异者则两韵兼收,各于本字下注明。是书所辑韵字尚称博赡;惟各字典故于去取一无定向,遗漏未收者不可胜数。书成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正月。有道光刻本。

猜你喜欢

  • 黄漳浦年谱

    一卷。清郑亦邹辑。亦邹字居仲,号白麓,福建海澄(今龙海)人。顺治十三年(1656年)举人,然淡于仕进,结庐白云山麓,为南屏文学社,结交学者,从事著述。著有《明季遂志录》、《明季辨误》等。此谱谱主为明末

  • 决狱龟鉴

    见《折狱龟鉴》

  • 七子诗选

    十四卷。清沈德潜(1673-1769)编选。(生平见《古诗源》条)沈德潜晚年选编其门下士吴地七人之诗成此书。其中有:王鸣盛《耕养斋集》二卷,吴泰来《古香堂集》二卷,王昶《履二斋集》二卷,黄文莲《听雨斋

  • 屏风帖

    一卷。宋王允初刻。王允初,生平及里贯不详。据《唐会要》载,唐太宗李世民曾于“正观”(可能是“贞观”之误题)十四年(641)书有“真草书屏风”,尽述前代得失与治乱之迹,以示群臣,且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

  • 白石野稿

    十七卷。明林魁(约1517前后在世)撰。林魁,字廷元,号白石山人,龙溪(今福建龙溪县)人,生卒年不详。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历户部郎中,官至云南兵备副使。著有《白石野稿》。是稿凡十七卷。其中赋

  • 古剑书屋文抄

    十卷。清吴廷桢(约1701年前后在世)撰。吴廷桢字山抡,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进士,官至左春坊左谕德。本编计诗八卷,末附补遗及诗余,又杂文二卷。康熙南巡,廷桢因献迎銮诗被召试

  • 纲目分注补遗

    四卷。清芮长恤撰。长恤字蒿子,原名城,字严尹。溧阳(今属江苏)人。前明诸生。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朱熹《通鉴纲目》包括正纲和分注。因为系出自朱子,故其间舛漏,世皆牵强解释。长恤考其本源,知分注非出于朱子之

  • 韵镜

    一卷。现存最早的韵图。作者已不能确知。传本卷首有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张麟之识语,及他在嘉泰三年(1203年)的序。此书的成书年代历有争论,罗常培《通志七音略研究》云:“等韵图肇自唐代,非宋人

  • 理学传心纂要

    八卷。清孙奇逢(1585~1675)撰。漆士昌(生卒年不详)补。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学者称之为夏峰先生,又自号岁寒老人,直隶容城(今河北保定)人。十七岁中举人。曾抗击清兵,清廷招聘,但剃发易服。从事

  • 松风余韵

    五十一卷。清姚宏绪(约1704前后在世)编。姚宏绪号听岩,娄县(今江苏昆山县)人,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官翰林院检讨。辑有《松风余韵》。是集凡五十一卷。所选上自六朝,下迄明代,凡云间诸人之以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