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蒙求

蒙求

二卷。唐李翰(生卒年不详)撰。李翰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华之长子。弱冠擢进士第,累迁大理司直,拜左补阙,加翰林学士。是书系传授经史百家知识的蒙书,李良进表称之“错综经史,随便训释”,李华序称“引古人言行善恶,参之声律,以授童幼,则经史百家之要奥,十得其四五矣。”故而当时风行于世,远及日本。李翰不仅撰是书,而且自为之注。然乡俗抄写,删节辄多,并有将其注语中所引书名省略者。于是宋理宗时徐有光为作补注。但《三字经》、《百家姓》流行于蒙馆后,是书始微,至明清时已鲜为学者所知了。乾隆修《四库全书》,仅著录徐子光补注本,竟不知其书原有自注。日本文化丙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天瀑山人得古抄本,称是李翰原注,刻入《佚存丛书》。光绪初杨守敬访书日本,又得古抄卷子改装本一卷,附音增注旧抄本一卷。增注本与《佚存》本为近,古抄本则远在诸本之上,守敬谓最近翰注原书。我国现存敦煌写本二卷:甲卷为卷子本,存二十八行,始李良进表之后段,次李华序,又次为《蒙求》原文二十八句;乙卷为折叶装本,仅存两叶,恰是一折,自“爰盎欲坐注语”起,至“李郭仙舟”句止。并为唐末五代写本。甲卷李良进表后,有“良令国子司业陆善经造表,表未行而良授替,事因寝矣”一行,杨氏古抄本虽亦有之,而“替”误为“賛”。乙卷注语所引古书,较诸本独详,持之与《佚存丛书》所谓古注本及徐子光补注本相较,则凡古本徐注易以后出之书者,皆守敬所谓以见存书史换之者也。故此敦煌写本又较古抄本为尤古,虽存千百于什一,大约是李翰原书,五代旧本。按,日本《佚存丛书》题为后晋李瀚撰,这是沿袭《旧唐书·萧颖士传》的错误。刑澍《守雅堂文集》、黄廷鉴《第六弦溪文抄》、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均有辨证。

猜你喜欢

  • 性理谱

    五卷。清代萧企昭撰。萧企昭字文超,汉阳(今属湖北)人,顺治贡生。尊尚朱熹学说,极力诋斥王守仁学说,著有《客窗随笔》、《暗修斋日记》、《杂笔》等。作者逝后,其兄萧广昭把他的著作汇成一集,定一总名即是《性

  • 笃志斋经解

    五卷。清张应誉撰。张应誉,字伊知,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县)人。贡生,生卒年不详。是书分《周易》三卷、《春秋》二卷,大都风格近于宋学,虽名义上探源于《唐正义》,然实则是折衷于程朱胡氏之学说,一些地方还采

  • 元卞管勾集

    见《司牧马经痊骥通元论》。

  • 东畬集

    十四卷。明钱琦撰。生平详见《钱子测语》二卷辞目。此书为钱琦之子所编,共十四卷。《四库全书总目》评其集说:“其文如申请设县事宜以及论御寇、劝捕蝗诸作,皆能留心事务。诗则气味和粹,而警策者稀。陆师道称其七

  • 折腰漫草

    八卷。明华善继(1545-1621)撰。华善继字孟达,江苏无锡人。嘉靖中贡生,除浙江布政司都事,迁永昌通判。与其弟善述具有才名。著有《折腰漫草》是集为善继自编而成。共八卷,多抒怀之作。其诗一般写得清浅

  • 鲸背吟集

    一卷。旧本题朱晞颜撰。前有自序,署其字曰世名。序称至元二十八年(1291)泛海至燕京,舟中成七言绝句三十余首。其中有诗云:“早知鲸背推敲险,悔不来时只跨牛。”因《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云:与作《瓢泉吟

  • 易经蒙引

    十二卷。明蔡清(1452-1508)撰。清字介夫,晋江(今属福建)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曾师从林玭学《易》,尽得其肯綮。其学初主静,后主虚,故以虚名斋。清以善《易》名于时

  • 说文重文管见

    一卷。近代萧道管(1855-1907)撰。道管福建侯官(今闽侯)人,为陈衍之妻室。著作尚有《列女传集解》,《然脂新话》、《诗古文辞长短句杂记》、《萧间堂札记》等。是编前有壬子(1912年)重阳陈衍序,

  • 南北史表

    五卷。清周嘉猷撰。周嘉猷,字两滕。是书卷一至卷五为南北史世系表,卷一起自东莞刘氏至太原孙氏,卷二起颍川荀氏迄谯郡夏侯氏,卷三起京兆章氏迄范阳卢氏,卷四起赵郡李氏迄安定牛氏,卷五起夏赫连氏迄北淳沮渠氏。

  • 全像类编皇明诸司公案传

    见《新刻皇明诸司公案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