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荣木堂文集

荣木堂文集

十二卷。明陶汝鼐(1601-1683)撰。汝鼐,字仲调,号密庵,明亡,改名鞠延,字忍草,湖南宁乡人。崇祯年间举人,唐王时官检讨,后授御史。工书法,明亡,汝鼐于沩山剃发。曾著有《广西涯乐府》、《嚏古集》、《寄云楼集》、《荣木堂文集》、《荣木堂赋》、《荣木堂诗集》,主修《长沙府志》,《宁乡县志》等。《荣木堂文集》十二卷,卷一为论策制词,卷二三四皆为序,卷五为志序,卷六为碑记,卷七为游记,卷八为传及志传,卷九为题跋,卷十为书,卷十一为祭文墓志塔铭,卷十二为文引檄箴铭赞说募疏。该集中的志序志传,是汝鼐在明亡后,主修《长沙府志》及《宁乡县志》时择其序传若干篇而成。在卷五重修《宁乡新志》序中,汝鼐表明个人气节:虽生于明清更易之际,不肯苟降其志,卷八中《杨龙友中丞传》、《黎平何公殉节传》,记载杨文、何腾蛟殉难事,均有史可查。该集有家刻本。

猜你喜欢

  • 偏关志

    二卷。明卢承业原编,清马振文等增修,民国王有宗校订。庐承业,出身进士,为偏关名儒。马振文,山西洪洞县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任偏关县知县。王有宗字莼赋,浙江人,民国4年(1915),曾游偏邑,知县

  • 文字会宝

    不分卷。明朱文治撰。朱文治,字简叔,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平不详。本书取前代之文,人各一篇,裒而成集。其凡例称,书家姓名均据文之朝代后先为序次。不过,其中亦有编排错误。如王勃在江淹之前,刘禹锡在骆宾

  • 陈景晨遗书

    三种,八卷。清陈经撰。陈经字荆溪,宜兴(今属江苏省)人。生卒年不详。性好读书,家贫无书,多向人借阅;屡试不第,遂日事著述,授徒于梵觉庵,以布衣终。撰有《续太平广记》四十卷,仅有稿本。丛书所收三种:《墨

  • 经述

    三卷。清末林颐山撰。颐山字晋霞,浙江慈溪(今浙江省慈溪县)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曾官江苏某县知县,任南菁书院山长。此书释《周礼》曲章文物及词语为多,其中“释井田”三条,“释赋税”

  • 通鉴评语

    五卷,清申涵煜撰。申涵煜,字观仲,永年(今河北省永年县)人,康熙时举人,工诗善书,能画兰竹、有《敏庵·江杭诸集》。《通鉴评语》一书简明易通,大致平心论事,无过激失当之谈。对君臣关系,用人政策等都有详明

  • 敝帚集

    ① 二卷。明陈益(?-1454)撰。陈益,字启行,自号行素,高安(今江西高安县)人。明永乐间,以五经教授课徒于乡里,无功名仕途经历。学者称行素先生。著有《敝帚集》。此集系弘治十二年(1499)由其子陈

  • 鸣鹤余音

    八卷。彭致中编。据书原题彭致中为“游仙道人”,生卒年、里籍等均不详。又据朱存理《野航存稿》有此书跋,则彭致中应为明人。是集凡八卷。集中辑录自唐迄元未道士新填之词。其中多为方外之言,寄托幽旷之意。与文人

  • 长乐县志

    ①二十卷首一卷。清彭光藻等修,杨希闵等纂。彭光藻,字敬轩,湖南武陵人,贡生。同治七年(1868)任长乐县知县。杨希闵,考江西新城人。长乐邑乘,首修于明弘治十七年邑人刘则和。再修于万历二年邑人郑世威。三

  • 新登县志

    二十卷,首一卷。民国徐士瀛修,张子荣、史锡永纂。徐士瀛字卓群,天台(在今浙江)人,拔贡。张子荣字华堂,宛平(今北京市丰台区)人。史锡永字子年,万县(在今四川省)人。《新登县志》民国八年(1919)修,

  • 骊山集

    十四卷。明赵统(约1550前后在世)撰。赵统生平详见《杜律意注》条。是集为杨光训编订。集中自称:“嘉靖丁未(1547年)误仇陷狱,近三十年,多为诗。万历癸酉(1573年)恤归,仍岁为一集。”故是集中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