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鼎卿先生所著书三种
七卷。清末民国初范寿铭撰。范寿铭字鼎卿,山阴(今属山西省)人。喜金石学,搜罗至广,并详加考证,各为题跋。范寿铭生前未及整理刊印,死后,由顾燮光为之整理而成三种:《循园金石文字跋尾》二卷附《缀学堂河朔碑刻跋尾》一卷(陈汉章撰)、《循园古冢遗文跋尾》六卷、《元氏志录》一卷补遗目录一卷。《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著录题名为《范循园先生所著书三种》。有民国年间会稽顾燮光金佳石好楼石印本。
七卷。清末民国初范寿铭撰。范寿铭字鼎卿,山阴(今属山西省)人。喜金石学,搜罗至广,并详加考证,各为题跋。范寿铭生前未及整理刊印,死后,由顾燮光为之整理而成三种:《循园金石文字跋尾》二卷附《缀学堂河朔碑刻跋尾》一卷(陈汉章撰)、《循园古冢遗文跋尾》六卷、《元氏志录》一卷补遗目录一卷。《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著录题名为《范循园先生所著书三种》。有民国年间会稽顾燮光金佳石好楼石印本。
六卷。清郑端(约1674前后在世)撰。郑端字司直。枣强(今河北枣强县)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累官偏沆巡抚。此集为郑端文集。共六卷。奏疏二卷,文告一卷,记序、书启、传志三卷。集中
八卷。清朱承煦撰。朱承煦,字诲客,山东益都人。怀玉山,距玉山县一百四十里,高四百余丈,盘亘三百余里。介饶州、广信二府,当吴楚闽越之交。为东南重镇。《怀玉山志》乾隆四十年(1775)刻本,共八卷。卷首为
二卷。清陆毅撰。陆毅,字士迪。生卒年、仕履、里籍均不详。此集为陆毅诗集。分上、下二卷。上卷为古今体诗二百零八首,卷下亦古今体诗二百五十六首。其五、七言近律追琢工秀,恬淡自然,修辞典雅、托意遥深,气韵沉
十卷。南宋沈作喆(生卒年不详)撰。沈作喆字明远,号寓山,湖州(今属浙江)人。绍兴五年(1135)进士及第。以左奉议郎为江西漕司干官。据书中所叙,当宋金和议初成之时,赐诸将田宅,沈作喆为岳飞作谢表忤秦桧
二十九种,七十五卷。清李瀚章编。李瀚章字筱荃,安徽合肥人,为李鸿章之兄。太平天国起义时,跟从曾国藩,后官至两广总督,卒谥勤恪。是书所收略分四部,经部收清庄有可《周官指掌》五卷等。史部收清钱大昭《三国志
二卷。清戴青撰。戴青,生卒年不详,字书卿,浙江乌程(湖州)人,江苏阳湖中丞恽次山之妻。清代词人。善诗。此书有宣统二年(1910)恽炳孙手写影印本,字仿褚体。书前有作者自序,书后有恽炳孙所作跋语。此书收
二卷。清廖平(1852-1932)撰。廖平字季平,初名登廷,字学斋,号六译老人,四川井研人,清末著名经学家、思想家。师从著名学者王闿运,治今文学。他对经学的认识一生经历了六次变化:前三变都讲今古之学,
五种,二十三卷。民国徐乃昌(见《积学斋丛书》)编。丛书收南陵先贤著述五种,清汪越《读史记十表》十卷为影印《四库全书》本,《提要》称其考校精密,对原书纠误颇多;清汪桢《史弋》二卷据康熙四十年本影印,取周
二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广宏明集》辞条。《四分律合注戒本》作于唐贞观八年(634),为一卷本。永徽二年(651)重修后成二卷本。道宣不偏执师传,唯一律本录经文释义。每戒立目,以示纲领,各
清鲍楹(约1711前后在世)撰。鲍楹字觉庭,余杭(今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三十五(1696)年举人,官知县。著有《青溪先正诗集》。此集系鲍楹采掇淳安之诗,合为一编;以淳安古青溪地名为名。共收唐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