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芙蓉山馆诗钞

芙蓉山馆诗钞

八卷。《补钞》一卷。《词钞》二卷。《附钞》一卷。《文钞》八卷。清杨芳灿(1753-1815)撰。杨芳灿,字才叔,号蓉裳,江苏金匮(今无锡)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拔贡生,补甘肃伏羌知县。擢知灵州。改户部员外郎,参与修《会典》。辞官后,尝主讲衢杭、关中、锦江等书院。工诗词,尤善骈文。其词情真意切,文辞典雅。其骈文沉博奥衍,与洪亮吉、孙星衍齐名。著有《真率斋稿》等。此编书名页和卷首题芙蓉山馆全集。卷端刘继增叙:“杨蓉裳先生所著诗文及身付刊先后有三本。自少至谒选为《真率斋初稿》十卷、词二卷。筮仕甘肃讫户曹为《芙蓉山馆诗稿》十六卷、词稿四卷。罢官后主讲关中书院,即前两本删并之,益以续得刊诗八卷、补一卷、词二卷、集句词一卷,概以‘芙蓉山馆’名集,不曰稿而曰钞,是为晚年手定之本。与文钞并行,兵后诸版尽毁,流传日稀。今兹所定,一依关中定本无少移易。惟文钞原未分卷,厘为八卷,综名全集。卷端有各本原叙跋:真率斋初稿序、跋,芙蓉山馆诗稿序,芙蓉山馆诗词文钞跋节录。附录有《无锡金匮县志·文苑列传》、陈文述撰《传》、陈用光撰《墓志铭》、姚椿撰《墓表》。皆为杨芳灿生平材料。”全集诗钞八卷,收古今体诗六百六十七首;补钞一卷,收古今体诗七十六首;词钞二卷,收词一百九十六首;附钞一卷,拗莲词三十二首、移筝词三十二首。文钞八卷。卷一:赋十四首、记十二首、铭一首、赞三首;卷二;启六首、书十九首;卷三:序十八首;卷四:序二十三首;卷五:序二十一首;卷六:序二十一首;卷七:寿序四首、碑五首、叙略一首、传一首;卷八:墓铭五首、墓表三首、诔六首(附哀辞)、祭文一首、书后二首(附跋)、杂文一首。杨芳灿诗多写景和酬赠之作,也有少数纪事的篇章。艺术上取法杜甫和李商隐,以七古和七律成就较高。其七古语言畅达明丽,音调流转和谐。七律则锤炼谨严,文笔工致而又凝重有力。有光绪十七年(1891)木活字本。

猜你喜欢

  • 画山水赋

    一卷。后附《笔法记》一卷。旧本题唐荆浩(生卒年不详)撰。荆浩,字浩然,因隐于大行山之洪谷,故号洪谷子,河南沁水(今属山西)人。亦有人认为荆浩为五代之后梁人。荆浩博通经史,善属文,书法宗柳公权,工画佛像

  • 蠡县续志

    一卷。清耿文岱纂修。耿文岱曾任蠡县知县。康熙十九年(1680),直省修通志时,耿文岱任蠡县知县,逐集邑中耆硕,“广搜博稽”,纂录数十款,康熙十九年(1680)刻本,分为公署、城池、古迹、风俗、文庙、魁

  • 四书释地

    一卷。四书释地续一卷。四书释地又续二卷。四书释地三续二卷。总称《四书释地》。清阎若璩撰。阎若璩事详《古文尚书疏证》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疏于地理人物考据,亦间有训释经义不当之处,阎氏遂作此书以补其缺

  • 苍润轩碑跋

    一卷,续跋一卷。明盛时泰撰。盛时泰,字仲文,上元(治所在今南京市)人。以诸生贡太学。善画水墨竹石。屋近西冶城,家有小轩,文征明题曰“苍润”,所以是书称《苍润轩碑跋》。书中所著录碑版,以金陵六朝诸迹为多

  • 说文古籀补

    十六卷。清吴大澂(1835-1902)撰。大澂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愙斋,江苏吴县人。同治七年(1868)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累官广东、湖南巡抚。甲午之战,督师山海关,兵败革职。家藏古器物甚多,精于

  • 紫山大全集

    二十六卷。元胡祇遹(1227-1293)撰。祇遹字绍闻,号紫山。磁州武安(今属河南)人。累官至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副使、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等职。有政绩。此集为其子太常博士持所编。序称原本六十七卷。已佚

  • 梦村集

    二卷。清朱纬(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朱纬字义俶,历城(今山东历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由岁贡生官邱县训导。著有《梦村集》。是集凡二卷,朱纬七十四岁时所作。诗清浅为而有脱洒之致。集中有《七十自寿诗》,

  • 禾中灾异录

    一卷。清陶越撰。陶越,字艾村,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此书是其祖父随手散记。皆录天启、崇祯两朝遗事,见闻最真实。郡志中有不载或载而不详的,诠次,以续桑梓旧闻。此本为海宁县管廷芬手抄本。

  • 论文偶记

    一卷。清刘大櫆(1698-1779)撰。刘大櫆字才甫,号海峰。桐城(今属安徽省)人。尝为县教谕。刘大櫆是清代桐城派散文代表作家之一,其《论文偶记》是反映桐城派文学思想观点的重要著作。刘大櫆在方苞的“义

  • 露香阁诗草

    一卷。清严蕊珠撰。严蕊珠,生卒年不详,字绿华,江苏吴江人,诸生严家绶之女。清代诗人。自幼夙慧好学,聪明绝世。年十七即著有《露香阁诗草》。年二十未嫁而卒。此书前有吴江女史沈昭华、其兄严秩所作的序言。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