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续幸存录

续幸存录

一卷。明夏完淳(1631-1647)撰。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右,号小隐,又号灵首(或灵胥),松江华亭人(今上海市松江县人),诗人,抗清将领。夏完淳是明末畿社首领夏允彝之子,少年英俊,秉承家学,拜其父之友畿社领袖陈子龙为师,组织西南得朋会,成为畿社后继。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南下,夏完淳随父师起兵抗清。其父投水遇难,又与陈子龙、钱梅重组义军,鲁王授为中书舍人,太湖吴易的军事参谋。吴军失败后,夏完淳只身流离湘鄂一带。顺治三年(1647年)夏,在故乡被俘,就义时年仅十七岁。夏完淳九岁能诗文,著有《代乳集》,一生诗赋词曲文章甚多,先后被编为《玉樊堂集》、《内史集》、《南冠草》,又有《夏内史集》、《夏节愍全集》、《夏完淳集》。《续幸存录》为夏完淳继其父《幸存录》而作,专记南都时事。据作者自序称,共有《南都大略》、《杂志》二卷,《义师大略》一卷、《杂志》二卷,《先忠惠行政》一卷,《死节考》一卷。今《稗史》本仅一卷,计《南都大略》一篇,《南都杂志》一篇,共二十二节,述江南亡国之变及抗清史实,记南都之兴废,义师之胜衰。传抄本或更有《建夷授官始末》、《沈辽失守始末》、《拟谥逊国诸臣评》,则记北都时事,较《稗史》本完备。然而与作者作序不合,疑非本书,恐为后人抄附完淳他书而成。世传《续幸存录》抄本、刻本文字内容多有互异,清全祖望、梁玉绳犹或见其原本。傅以礼曾疑今本为黄宗羲辑《汰存录》时将《幸存录》、《续幸存录》一并裁订。今中华书局则据清嘉庆间王昶、庄师洛所编《夏节愍全集》重为订补,集《南都大略》、《南都杂志》、《建夷授官始末》、《沈辽失守始末》、《拟谥逊国诸臣评》为一书,内容最为完备。《续幸存录》有上海涵芬楼旧藏清抄本二种,武进黄氏旧藏清抄本,《明季稗史汇编》本,《明末十家集》本,清王昶等《夏节愍全集》本,中华书局《夏完淳集》本,《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四六谈麈

    一卷。宋谢伋(生卒年均不详)撰。谢伋字景思,上蔡(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少卿。著有《药寮丛稿》、《四六谈塵》。此集为专论骈体文的理论著作。所谓“四六”即指骈体文。谢伋指出“四六之工,在于剪裁”。又说:

  • 孔庭神在录

    八卷。清胡时忠撰。胡时忠原名时亨,字慎三,无锡(今属江苏)人。明崇祯时举人。生卒年不详。本书主要记载孔府祀典之事,先列位次,而对儒家圣贤各予著录,第八卷为考证辩论之词,共十五篇。《四库全书》列于存目。

  • 默成文集

    八卷。宋潘良贵(1094-1150)撰。潘良贵,字义荣,一字子贱,号默成居士,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市)人。政和五年(1115),以廷试第二名上舍,为辟雍博士,迁秘书郎。蔡京欲引致,贵谢绝之。累官中书舍

  • 渊雅堂编年诗稿

    二十一卷。清王芑孙(1755-1817)撰。王芑孙,字念丰,号惕甫,一号铁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官华亭教谕。王芑孙与法式善、何道生、张问陶、杨芳灿等人常琴歌酒赋,为南

  • 春秋内事

    不分卷。无名氏撰,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条)辑。此书不见《隋书·经籍志》及《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亡佚已久,称引者少。黄奭从《太平御览》等书辑得十条。考其所载,大多论述自天地开辟以

  • 内江县志要

    四卷,清王果纂修,罗度增补。王果,邑人。罗度,曾任内江县知县。《内江县志要》道光十四年(1834)修,二十五年(1845)续修刻本,共四卷。此志初为道光中人王果撰,后光绪间邑令罗度又增补。其以明县令雷

  • 三难轩质正

    无卷数。明戴金(生卒年不详)撰。戴金字纯夫,濮阳(今属河南)人。正德九年(1514)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他认为,“力行”、“责己”、“克终”三者最难,故以“三难”为其轩名。又征集当时士大夫所赠的诗、

  • 程梅轩集

    四卷。程从龙(生卒年不详)撰。从龙字登云,别号汉章。嘉鱼(今属湖北)人。元末隐居教授。入明不仕。终生布衣。此集为其孙鉴所编。前有其门人李德庸序,及从龙小传。另有王进、王恺二人序及鉴跋。跋称从龙著作散佚

  • 古学捷录

    十卷。清陈应麐(生卒年不详)撰。陈应麐原名应明,宁缙英,莆田(今福建莆田县)人。本书为科举答策而作。共十篇,每篇又各设子目。所采皆明人类书。错误之处也较多。

  • 黄叶山樵诗草

    四卷。清江壁(1814-?)撰。江壁,字南春,甘泉(今江苏江都)人,曾于道光七年(1827)初试榜首,后均不第,诗中有“公侯之长揖不跪,布衣贵比公卿高”句。《诗草》集中以怀古诗为多,亦多赋景凭吊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