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说管窥

经说管窥

一卷。清末王士濂撰。士濂字望溪,江苏省高邮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个别地方有一定见地。如《春秋·闵公元年》:“季子来归。”杜预注:“季子忠于社稷,为国人所思,故贤而字之。”士濂认为,季友并非鲁之忠臣,鲁国之乱,正是季友造成的。而《春秋》书“季子来归”,是“冀幸之辞,”如同说鲁难未已,今幸有贤者来归,就可以靖难了,故特意书其字美言他。对于他的来归,含惊喜过望的意味,但岂料后来又蹈前辙。此条阐发《春秋》微言大义,甚为得之。惜此书这类条目不多。《尚书·益稷》:“予乘四载,随山刊木。”士濂认为,此谓禹乘舟车四年,尽力沟洫之事,“四载”,指辛壬癸甲四年。此说虽新奇而不确,与《史记》《尸子》《吕氏春秋》的记载均不合。鲧湮洪水,尚历九载,禹平水土,才用四年时间,恐无此理。《经说管窥》有光绪二十四年高邮王氏刻鹤寿堂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四书或问

    三十九卷。宋朱熹撰。朱熹事见《四书章句集注》条。朱熹既作《四书章句集注》,复以诸家之说纷纭,因设为问答,明所以去取之意,以成此书。此书有《大学》二卷,《中庸》三卷,《论语》二十卷,《孟子》十四卷,非成

  • 南石和尚语录

    四卷。明代释文琇(生卒年不详)撰。文琇,俗姓李,字南石,昆山人。《南石和尚语录》为文琇所作佛教语录体史书。文琇出家后,先于绍隆庵参佛法。洪武年间为虎丘藏主,借此方便条件,研习佛书更为刻苦。他博览藏书,

  • 女才子传

    见《女才子书》。

  • 清秘述闻

    十六卷。清法式善(1753-1813)撰。法式善,字开文,号时帆,蒙古乌尔济氏,隶内务府正黄旗。原名运昌,高宗为其改名法式善,即满语“勤勉”之意。曾筑梧门书屋,学者又称梧门先生。乾隆四十五年(1780

  • 延祐四明志

    二十卷。元马泽修,袁桷撰。袁桷,字伯长,号清容居士。浙江鄞县人。少为丽泽书院山长。大德初,阎复等荐为翰林撰修,累迁至侍讲学士。袁桷博闻强记,熟悉掌故,精于史学,曾参修宋、辽金三史。又奉诏撰修无成宗、武

  • 周易韩氏传

    二卷。辑佚书,清马国翰辑。韩氏即汉韩婴,据《汉书·儒林传》,韩婴燕人,生卒年不详,文帝时博士,景帝时官至常山太傅,精于《易》,以诗闻名。《汉书·艺文志》易十三家中有韩氏二篇,《注》云即《韩氏易传》。或

  • 明经济名臣传

    四卷。明贺中男撰。中男,永新(今属湖南)人。生卒仕履均不详。该书主要记载有明一代诸名臣事迹。经济乃经邦济世之意。书中所录自洪武年间至万历年间,共收文臣五十五人,武将二十一人。据其子贺善来所撰体例称,该

  • 洙泗考信录

    四卷。余录三卷。清崔述(1740-1816)撰。崔述字武承,号东壁,大名(今属河北)人,乾隆举人,曾任福建罗源、上杭等县知县,精通经史之学,开近代疑古风气之先。著有《三代考信录》、《丰镐考信录》、《洙

  • 别本十六国春秋

    十六卷。旧本为魏崔鸿所撰,载于何镗汉魏丛书中。其书出在屠乔孙本之前。十六国各为一录,并列僭伪之主有五十八人,但其余诸臣皆不为立传。全为载记之体。考察《崇文总目》有《十六国春秋略》二卷,不著撰人名氏,司

  • 来云阁诗稿

    六卷。清金和(1818-1885)撰。金和字弓叔,号亚匏。江苏上元(今南京)人。诸生。擅诗,诗多长篇,具有散文化的特点。其诗篇多为反映社会政治之作。著有《秋蟪吟馆诗钞》。此编分六集。《然灰集》:撰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