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纪效新书

纪效新书

十八卷。明戚继光(1528-1587)撰。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世袭登州(今山东蓬莱)卫指挥佥事。父景通,历官指挥使,署大宁(今河北保定)都司,有操行。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继承父职,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嘉靖三十四年(1555),继光年二十八,改佥浙江都司。旋因总督胡宗宪荐,任宁绍台参将。时朝廷武备废弛,倭患愈演愈烈。戚继光于嘉靖三十八年十月,至浙江义乌募兵,义乌素称民风强悍,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号为“戚家军”。在浙江九战九捷,荡平浙江倭寇,此后会同另一抗倭名将俞大猷,剿灭福建、广东倭寇。隆庆二年(1568),戚继光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辽宁、保定四镇练兵,职权与总督同。戚继光在蓟练士卒,备边事,数十年间蓟门宴然。《明史》本传称“继光更历南北,并声著。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所著《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谈兵者遵用焉。”是书乃戚继光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前后任浙江总兵时所著。“夫曰‘纪效’,明非空言;曰‘新书’,所以明其法,而不泥于法,合时措之宜也。”首为二篇《公移》,一曰《任临观请创立兵营公移》,一曰《新任台金严请任事公移》。一篇《或问》。“盖为当时文臣发也”(《四库提要》)。明代官场积习,己在事中,则攘功避祸,以身之利害为可否,以心之爱憎为是非。己在事外,则嫉忌成功,恶人胜己。故继光为之反复辨论,其意在此。正文十八篇,依次为《束伍篇第一》,自注云:“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分数者,治兵之纲也。束伍者,分数之目也。故以束伍为第一,由此而十万一法,百阵一化,咸基于此。”以今言述之,谓选好兵,配备好各种武器,编好队伍,是进行训练的基础。《操令篇第二》,述束伍既明,即当练习号令,熟悉号令,步调一致,此为取胜之本。《阵令篇第三》,述训练士卒熟悉和执行作战条令。《谕兵篇第四》,谕令士卒熟悉禁令。《教官兵法令禁约篇第五》,述官兵应知之内务条令。《比较武艺赏罚篇第六》,言比较武艺,务学实敌本事,不许学“花枪等法,徒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行营野营军令禁约篇第七》,述训练士卒熟悉有关行军、野营的条令。《操练营阵旗鼓篇第八》,言实战训练。案本篇为全书最重要的一卷。戚继光在抗倭作战时使用的各种阵法和战法,咸集于此卷。《出征起程在途行营编第九》,述训练士伍在敌前运动时应遵守的诸种条令。《长兵短用说篇第十》,述长枪等兵械必短用及诸般用法。《藤牌总说篇第十一》,述藤牌的诸般用法。《短兵长用说第十二》、《射法篇第十三》、《拳经捷要篇第十四》,诸篇具体述弓弩、拳术的训练。《布城诸器图说篇第十五》,言营地戒备和诸种火器,如鸟铳、子母炮、佛狼机、火箭等的使用法。《旌旗金鼓图说篇第十六》,作者有鉴于“东南人不知兵,旗无法制,率如儿戏。或轻难视远,或重难执驰,方色混乱,不可辨认。面临阵分合,更与旗无干。”故详言旌旗、金鼓作战的原则,以救其弊。《守哨篇第十七》,言岗哨、侦察与报警训练。《治水兵篇第十八》,言训练水兵在海上与倭寇作战。是书意在宣谕军众,故语言极其通俗,“率如口语,不复润饰。”书中图文并茂,便于学习。此书“可谓深明形势,不为韬略之陈言”(《四库提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很高的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并远传日、韩等国。此书现存最早刊本有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书林江殿卿明雅堂刻本,藏北京大学、上海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等。故宫博物院藏同年徐梦麟刻本。另有明万历十六年(1588)、二十年(1592),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14卷刻本,北京图书馆等有藏。新刊本有马明达点校本《纪效新书》(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年2月版)。

猜你喜欢

  • 尔雅经注集证

    三卷。附《音释》一卷,清龙启瑞撰。龙启瑞(1814-1858)字辑五,号翰臣,临桂(今属广西)人。道光二十年(1841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官至通政司副使、江西布政使。卒于官。研精小学,著《古韵通

  • 边仲子诗

    一卷。明边习撰。边习字仲学,济南人。生卒年不详。户部尚书边贡之次子。边贡虽仕宦通显,而图籍以外无余资,边习竟贫困以没。著有《边仲子诗》。此集为边习客孙氏家所作之诗。本名《睡足轩集》,由王世贞与徐夜共同

  • 云梦县志略

    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吕锡麟修,程怀璟纂。吕锡麟,字柯亭,号仁止,河南新安人,附监生,官云梦知县。程怀璟,字玉农,号小宋,本县人,拔贡,官至云南按察使。明万历十六年(1588),邑人邹观光纂《云梦

  • 博约斋经说

    三卷。清末潘任撰。潘任字毅远,号希郑,江苏常熟(今江苏省常熟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虽分为上、中、下三卷,实际上经说止十篇。每篇之下,往往附有评语,或“黄元同先生曰”,或“俞曲园先生曰”,可能

  • 蠡县续志

    一卷。清耿文岱纂修。耿文岱曾任蠡县知县。康熙十九年(1680),直省修通志时,耿文岱任蠡县知县,逐集邑中耆硕,“广搜博稽”,纂录数十款,康熙十九年(1680)刻本,分为公署、城池、古迹、风俗、文庙、魁

  • 广济县志

    ①十八卷,清阎国士、孙谦亨、王玉铉等修,王临等纂。阎国士,字振华,直隶保定(今河北保定)人,贡生,官广济知县。孙谦亨,字有终,直隶东安人,拔贡。王玉铉,字振公,号汉崖,陕西洋县人,进士,三人先后知县事

  • 论语随笔

    二十卷。清牛运震(1706-1758)撰。运震,字阶平,号真谷。滋阳(今山东兖州)人。雍正进士,官至平番知县。其博涉群书,通经义。于金石考据为最深。有《空山易解》、《金石经眼录》、《空山堂春秋传》、《

  • 四声切韵表

    一卷。清江永撰。此书作于康熙年间,《四库全书》收入“小学类存目”。是一部从古音研究角度分析和表现《广韵》音系的韵图。江氏对明清时代表现“时音”的韵图不满,认为应遵照中古韵书、韵图体制制作韵图。他说自己

  • 吴文端崇祀录

    一卷。撰者不详。清吴琠,山西沁州(今沁水)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卒谥文端。该书即记文端崇祀事宜。现有康熙刊本。

  • 壮怀堂诗稿

    二十卷。清林直(1826-?)撰。林直字子隅,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林直以诸生参与戎幕,出佐大府,后林直擢升监司,曾率孤军与太平军作战,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后官至知府。同治二年出游广东。同治十二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