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真灵位业图

真灵位业图

一卷。旧本题梁陶弘景(详见《古今刀剑录》)撰。《真灵位业图》,又称《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灵宝真灵位业图》。初言神仙真人者,并无等级观念。但随着历史的进展,或出于宗教的需要,逐渐有了关于神仙真人也分等级之说。据此书前陶弘景自序,他撰《真灵位业图》,就是强调“同号真人”中“亦有等级千亿”之说。他认为如果不辨尊卑贵贱,祈祝跪拜就会乖本失序。所以他据真灵神仙的名爵、学号、仪服、宫域等加以雠校,排列阶级地位等撰成此书。书中将神仙真灵分为七阶,每阶又分中位、左位、右位。另外还有阶品增女真位或地仙散位。如其将元始天尊列为第一中位,将“五灵七明混生高上道君”等二十九名神真列为左位,将玉皇道君等十九名神真列为右位。再如他将丰都北阴大帝列为第七品中位,将周文王、秦始皇、魏武帝等四十余人列为左位,将公孙度、马融、陶侃等数十名三国魏晋时期的文人武将列为右位。还曾将孔子列为第三左位太极上真公,颜回为明晨侍郎,曹操为太傅,周公为西明公比少傅,周武王为鬼官北斗等。此书所述与《真诰》、《枕中书》的内容多有雷同之处。后世学者对此书多有评品,《四库提要》称其“杜撰凿空,又在《真诰》之下”。斥其所列孔子、曹操、周武王等人阶位“诞妄殆不足辨”。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谓:“《真诰》与此书,同一荒唐之言,未见《真诰》果出此书之上也”。关于此书作者,余嘉锡说:“弘景肯作真诰,未必不可作此书。”并据《道藏》所载《陶隐居集》收有此书序文,称“相其文词,实出六朝人之笔,非出伪托”。《道藏提要》对此书著录尤详。说明此书对于后世学者研究道学,与《真诰》、《枕中书》等同具重要参考价值。现存明《道藏》(题《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本、《广川学海》本、《说郛》本,《秘册汇函》(题《灵宝真灵位业图》)本。

猜你喜欢

  • 说文答问

    一卷。清钱大昕(1728-1814)撰。大昕字晓征,号辛楣,又号竹汀,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隆间进士,官至少詹事。治学方面颇广,于音韵训诂尤多创见,长于校勘考订。主要著述有《潜研堂文集》、《十驾斋养

  • 石云居士集

    十五卷。《诗》七卷。清陈名夏(1601-1654)撰。陈名夏,字百史。溧阳(今属江苏)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中一甲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兵科给事中等职。后归顺李自成农民起义军。顺治二年(164

  • 杜律注

    二卷。旧本题元虞集(1272-1348)注。生平详见《平猺记》辞目。此编所注杜诗,凡七言近体一百四十九首。卷首杨士奇序,称春解题桃树一篇,了然于仁民爱物之旨,深得杜意,必伯生所为。但欧阳元撰集墓碑未载

  • 道德经注

    二卷。附《阴符经注》一卷。清徐大椿(详见《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撰。《道德经》流传至清代,为其作注者已达数十家甚至上百家。众家之注各立一说。自清世祖福临始,对诸家之说概而论之。或非以“失其意”,或议为“

  • 临川答问

    一卷。清李联秀撰,刘寿曾(?-1876)录。联秀,字少湖,江西临川人,道光乙巳年(1845)进士,官至大理寺卿。有《好云楼文集》。同治乙丑年(1865),曾国藩延掌钟山书院,刘寿曾是年于书院毕业。他将

  • 书林清话

    十卷。清叶德辉撰。叶德辉(1865-1927),字焕彬,号直山,又号郋园,湖南长沙人,清末民初的藏书家、目录学家。清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至吏部主事。平生致力于古籍的收藏和校勘,而且注重目录学

  • 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

    一卷。明徐孝编、张元善校。徐孝,明末顺天(今北京市)人,不仕。著《合并字学集篇集韵》二十三卷,《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即是书所附之韵表。张元善永城(今河南永城县)人,彭城伯骐之后,袭封惠安伯。张氏卒于

  • 笔梦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记明朝邑绅钱岱之事。岱字汝瞻,后为山左巡方使者,钱牧斋前邑中巨绅。姚星岩写本作《笔梦录》。现有《虞阳说苑甲编》本。

  • 丁氏音韵学丛书五种

    十四卷。清丁显撰。丁显,生卒年不详,字韵渔,别字西圃,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咸丰间举人。曾教授淮南研治经史,还留心实学,以期有用于世。对于疏导淮河、运河等民生国计,尤费苦心。年近六十,仍著书不倦。平生

  • 东洲草堂诗钞

    二十七卷。诗余一卷。清何绍基(1799-1873)撰。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一作猿叟),道州(今湖南道县)人。少承家学,嗜读博闻,道光十五年(1835)中举人,次年举进士,选庶吉士。后授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