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斋遗事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记明末清初钱牧斋遗事二十六则,附俞嘉言治病数则、河东君传、赵水部杂志四则、八十翁评初学集、柳姬小传。书前有牧斋迹略一篇。现有缃云楼抄本、瞿氏菰村渔父藏抄本、《虞阳说苑》甲编本。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记明末清初钱牧斋遗事二十六则,附俞嘉言治病数则、河东君传、赵水部杂志四则、八十翁评初学集、柳姬小传。书前有牧斋迹略一篇。现有缃云楼抄本、瞿氏菰村渔父藏抄本、《虞阳说苑》甲编本。
一卷。魏张揖撰。参见《三仓训诂》。是书于《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均著录为三卷,而宋以来官私志目皆不见载,当是亡佚于五代动乱之际。然晋梁以迄北宋的传注,字部、类书、释典,
十六卷。清陈文述(1771-1843)撰。陈文述字怡道,号退庵,别号颐道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庆三年(1798)中乡试副榜,嘉庆五年(1800)中举。入京为正黄旗官学教官。历官上海、崇明、常熟
一卷。阿维越致辑。此书影印汉熹平石经共二百七十九石(其中重复六石),三千五百余字。是搜集比较丰富的辑本。学者如果没有马衡、吴宝炜、罗振玉三家的集拓之本,用此本也可作为研究石经之助。只是其中第九页石三,
① 六卷。清惠栋(详见《周易述》)撰。此书是惠栋《九经古义》之一。惠栋认为杜预《春秋左传集解》颇多违误,“因刺取经传,附以先世遗闻,广为补注六卷。用以博异说,祛俗议。宗韦、郑之遗,前修不掩;效乐、刘之
三十卷。宋赵明诚撰。赵明诚(1081-1129),字德甫(又作德父、德夫),密州诸城(今属山东省)人,著名金石学家。北宋徽宗初年,为太学生,醉心于收藏金石铭刻。以门荫入仕,更加尽力传写未见之书,不惜“
四十二卷,袁枢撰。袁枢(1131~1205),字机仲,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南宋著名历史学家。孝宗初,试礼部词赋第一,调温州判官,后为礼部试官。乾道九年(1173),出为严州教授,在此期间,编纂成
二十九卷。戴羲撰。戴羲,字驭长,明崇祯(1628-1644年)中官光禄寺典簿。该书以抄撮旧有典籍为主,分别岁序,并附以蚕鱼、竹、牡丹、芍药、兰菊等谱,颇涉农家内容,可为参考。《四库存目》所注为浙江巡抚
不分卷。清顾观光撰。顾观光字尚之,江苏金山(今属上海市)人。《四库总目》所载《吴越春秋》共十卷,是元大德十年所刊行的版本。据《隋书·经籍志》所记,该书原有十二卷,今仅存十卷。顾观光校勘时并不言是何时的
《桂隐诗集》四卷。元刘诜(1268-1350)撰。刘诜,诜字桂翁,庐陵人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入元不仕,以世道为先。文章根基于六经,兼及诸子百家而融合贯通。著有《桂隐文集》。此集共四卷。前有虞集、欧阳
六卷。赵彦肃撰。彦肃字子钦,学者称复斋先生,南宋池州建德(今安徽东至)人。生卒年不详。从学于陆九渊,读书广博。著有《复斋易说》、《广杂学辨》、《士冠礼婚礼馈食图》。彦肃认为先圣以画作《易》,后圣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