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爱日斋丛钞

爱日斋丛钞

五卷。南宋叶某撰。此书散佚,失作者之名,唯陶宗仪《说郛》题为宋叶某所撰。书中“论先儒从祀”一条,有宋度宗咸淳年号,知此书为南宋末年人所作。全书以辨析名物、稽考典故为主,凡前人笔记小说及杂史著作,如赵德麟、王直方、蔡絛、朱翌、洪迈、叶梦得、陆游、周必大、龚颐正、何薳、赵彦卫诸家之书,无不博引繁称,考证同异。其体例与张溟《云谷杂记》、叶大庆《考古质疑》仿佛相近,只是文笔稍差。但征引繁富,订讹正舛,多为可取。如,辨印书起于唐末,準书作准不始于宋,铜人有四铸,罘罳有二义,妇人拜跪之变礼,百官乘轿之初制,以至两黄裳、三百石之类,于考证经史,皆有裨益。其论诗诸条,尤其抉摘深微,颇能得古人之意,与胡仔、魏庆之诸说,足以互相发明,互相补充,足资治文史者参考。此书成书以后,不知何时刻版流传,后散佚,《永乐大典》共收录一百四十三条,陶宗仪《说郛》本第十七卷内载有此书共二十二条。清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各韵中抄出,又与《说郛》二十二条相校,两书相合者十二条,《说郛》本有而《永乐大典》脱去者十条,因取《说郛》十条补入《永乐大典》散见残本,共一百五十三条,重新分门别类,编为五卷。原书虽不得而见,此辑佚本亦可窥见原书大略。后《守山阁丛书》采用《四库全书》本重新排印,《丛书集成初编》本又据《守山阁丛书》本影印。今传本尚有《唐宋丛书》、《说郛》等丛书本,作《爱日斋抄》一卷,二十二条。

猜你喜欢

  • 敬和堂集

    八卷。明许孚远(1535-1604)撰。许孚远,字孟中,浙江德清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事迹载《明史》儒林传。许孚远之学出于唐枢。冯以吾、刘宗周、丁元荐传其所学,皆能有所树立

  • 灌畦暇语

    一卷。作者不详。根据书中记载,作者自称老圃。在唐太宗一条,独称臣、称为皇祖,可知其为唐人。又该书引韩愈诗二章,云“后来岂复有如斯人”,则知为中唐以后时人。在《灌畦暇语·自序》里,作者自称“早年血气未定

  • 韩诗外传校议

    一卷。清许瀚撰。许瀚字印林,山东日照人,精通经史及金石文字,在声韵训诂方面造诣尤其精深,撰有《攀古小庐杂著》。《攀古小庐杂著》共分五类,该书属其中经传说一类,仅存遗稿,未曾刊行。直到民国三十一年(19

  • 大戴丧服变除

    一卷。汉戴德(详见《大戴礼记》)撰,清马国翰辑。丧服之变除,盖言成服至释服之仪节,亦称释禫之礼,即《杂记》郑注所引之礼是也。是书年代颇早,可证后来之人行礼之得失,如“天子诸侯庶昆弟、大夫庶子为其母,哭

  • 周礼疑义举要

    七卷。清江永(1681-1762)撰。江永字慎修,学者称慎斋先生,安微婺源(今属江西)人,为县诸生三十年,后弃举业,课徒授业,著名学者戴震、金榜皆从其受业。好学深思,长于比勘,被后治汉学者奉为先河。江

  • 热河志

    一百二十卷。清和珅、梁国治纂修。和珅(1714-1799),字致斋,姓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生员出身。乾隆三十四年(1769)袭轻车都尉世职,授三等侍卫,受高宗赏识。四十一年(1776)授户部侍郎,

  • 善诱文

    一卷。宋陈录(生卒年不详)撰。陈录生平事迹不详,书中自称丹穴老人。此书皆记载劝人行善之语,多为通俗易懂之文。劝人行善,反对作恶,多有鉴戒之意,可资参考。卷首有嘉定十四年(1221)其弟陈炼所作《序言》

  • 别本声律发蒙

    六卷。元祝明(生卒年不详)撰。原书二卷,此本作五卷。大约为后人所分,书末附歌一卷。题曰黄石居士撰。每卷又题马崇儒重订。此二人均不详。据书中前后题识,盖嘉靖中衡王府医正也。

  • 陆玑疏考证

    一卷。清焦循撰。焦循(1763-1820)字理堂,江苏甘泉(今江苏江都县)人。清代著名学者,于经、史、历、算、训诂、音韵均有深究。嘉庆六年(1801年)举人,未赴礼部试。闭门读书著述,所撰甚丰,《孟子

  • 列子辨

    二卷。清复堂撰。此书原无撰者名氏,据此书前载有康熙壬寅(1722)年作者自序,署其号为复堂,而其人姓名及生平事迹均不详。宋人注解《列子》者,有江遹作《冲虚至德真经解》八卷,已著录。又有林希逸作《冲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