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濮州志

濮州志

①六卷,明李先芳纂修。李先芳,字伯承,别号北山野史。濮州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举进士,选新喻知县,官至毫州同知,以诗文名世。此志系李先芳自亳州同知罢归后纂修的,本州名绅祝尧焕、苏濂等参与设局,万历九年(1581)冬书成刻印。此志纂修参考了嘉靖旧志,并作了较多修改。一是旧志沿革、星野俱无图考,则补漏;二是田赋、徭役按新奉抚院文移更置重订;三是旧志历官错落,新有序表,贤者有别传。但此志体大庞杂,体例不完备。如土产附在货殖传后,年纪夹在世系、田赋之间,章法松弛。然而,其人物收录十分丰富,并有独创之处。典型者无过于货殖传,在名称上沿袭《史记》,记载了本州刘滋世、李名宦等四人经商致富的经过,发家致巨万的资料,实属罕见,异常珍贵。该志书被当地人奉为圭臬。北京图书馆藏有该书一卷、三-六卷。② 六卷,清张实斗修,南洙源纂。张实斗,辽东宁选(今辽宁兴城县)人。荫生,康熙九年(1670)任知州。南洙源,字生鲁,本州人。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官至湖广布政使。康熙九年(1670),张斗实来任知州后,奉宪檄而纂修。张斗实率僚属参校、整理,而质中考订,征集文献,由南洙源纂成。康熙十二年(1673)刻印。全书六卷,分为:卷一历代建置沿革表,郡邑疆域总图,郡治疆域图,郡治城市图,郡治疆域总图,郡治考,诹訾卫分图,星野考,古迹考,河渠议,帝系表,帝纪,世家,年纪;卷二赋役志,学校志,职官志,风俗志,兵防志,官师历年表,科第表,二贡考;卷三名宦记,乡贤记;卷四孝友传,明经传,武烈传,古交篇,游寓传,烈女传,隐德传,兵家传,货殖传,仙释传,卫人志,杂记;卷五王言,诗类;卷六文类,北山野史传。该书仍承袭明万历李先芳志续编而成。凡例、目录、内容基本上照录,只是在相应门类续之,续者皆标出,新旧二部分截然分明。其所续之内容较有参考价值。如郡治考从整体上将明万历以后至清康熙的盛衰变化做了高度概括。又如赋役志续入万历末年至康熙十一年的人口、田赋变化资料,资料实,一目了然。又如年纪目中天启二年(1622)白莲教起义,崇祯十三年(1640)大名府“巨寇彭捷率众万余攻濮城,大战后逃至清丰县遭捕”,十四年(1641)“土寇”李鼎县“围城”,十五年(1642)范县“土寇”吴宾“入城大掠”,顺治五年(1648)“大寇”李化鲸与曹县“土寇”张七、任复性“攻城三昼夜”等明末清初当地农民武装活动的资料,弥足珍贵。

猜你喜欢

  • 春秋三传驳语

    十卷。清毛士(详见《春秋三子传》)撰。自唐人陆淳述啖助、赵匡两家攻驳《春秋》三传之言,作《春秋集传辨疑》,一字一句,有意求暇,《春秋》学研究发生了很大转折,“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始终”(韩愈《赠

  • 笠翁新三种传奇

    六卷。编者不详。本书共收三种传奇,每种均二卷、三十六出。其一是《补天记》,又名《小江东》,其序署名小斋主人,写周仓溺水,伏皇后魂附其体的荒唐故事。其二是《双瑞记》,又名《中庸解》,写晋周处除三害、改恶

  • 容县志

    二十八卷首一卷,清易绍德、王永贞修,封祝唐、黄玉年纂。易绍德,字筱川,湖北汉阳人,监生,光绪十九年(1893)任容县知县,二十二年(1896)卒于任所。王永贞,字固亭,陕西城固县人,举人,光绪二十三年

  • 名物考

    十卷。明刘侗(生卒年不详)撰。刘侗著有《帝京景物略》。此书分二十三部,后附《物理考》、《通微志》二篇。全都是采辑类书而成。

  • 撷芳集

    八十卷。清汪启淑辑。汪启淑,生卒年不详,字葊,安徽歙县人。此书有乾隆三十八年(1773)飞鸿堂刊本。书前有沈初、倪承宽所作序言,汪启淑自己写有凡例。书内共分十类。一:节妇、二:贞女、三:才媛、四:姬侍

  • 今韵三辨

    二卷。清孙同元撰。同元字与人,仁和(今杭州市)人。书名三辨者,训辨、字辨、诗辨也。训辨者,一字分列二三韵,训辨其意义之不同;字辨者,取形似之字辨其笔画错舛;诗辨者,取古今诗集,摘录诗句,辨其与今韵异同

  • 备遗录

    一卷。明张芹(生卒不详)撰。张芹,字文林,新淦(今江西省新干县)人,新淦是其试籍,实为峡江(江西省峡江县)人,明宏治十五年(1502)进士,官至右布政使,正直俭仆仁孝。《备遗录》记载明惠帝建文年间“靖

  • 礼书

    一百五十卷。宋陈祥道(1053-1093)撰。祥道字用之,福建福州人。治平进士,除馆阁校勘,后官太常博士,赐绯衣,止于宣义郎。著有《论语全解》等。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此书成于元祐年间,并表上于朝

  • 韩子

    二十卷。周韩非(约前280-前233)撰。韩非出身于韩国贵族,曾与李斯一起师事荀卿。韩非所生活的时代,韩国国力已受到削弱,韩非多次上书韩王,建议韩国变法图强,终不见用。秦王嬴政见到韩非的著作后,叹到:

  • 尚书补阙

    一卷。清华长卿辑,并作集注。此书名“补阙”,是指补《泰誓》。卷首有华长卿自序。在自序中,华长卿说:“(汉)武帝时,民有得《泰誓》者,献之,合于伏生之书,并列于学官。今世所谓古文者,乃梅赜之伪书,非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