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浮山县志

浮山县志

①八卷。明许安纂修。许安,河北万全都司龙门卫人。出身监贡。嘉靖十一年(1523)知浮山县。按浮山县志在明嘉靖以前,无可稽考。然嘉靖十一年时,尚有旧志稿抄本,亦不知何人编纂。许安上任后,即取旧志稿,加以订正补遗,遂成,嘉靖十一年刊刻印行。《浮山县志》嘉靖十一年(1523)刻本。该编疏漏仍多,体例甚劣。如卷三官职中,记载的知县,始于明洪武,止于嘉靖,宋元以上,全未搜集记载,该志刊刻印行不久,板多残毁,嘉靖三十七年(1558)重为剞劂,故今流传多是重刻本。②三十七卷。清贾酉、张乾元修,张华、皇甫奎纂。贾酉字灵轩,河北束鹿县人。雍正十二年(1743)举人,乾隆八年(1743)任浮山知县。《浮山县志》乾隆十年(1745)刻本。全书三十七卷,三十七类,分为:卷一图考,卷二星野,卷三建置沿革,卷四疆域,卷五城池,卷六山川,卷七关隘,卷八桥梁,卷九学校,卷十公署,卷十一户口,卷十二田赋,卷十三运支,卷十四兵防,卷十五驿传,卷十六封建,卷十七职官,卷十八宦绩,卷十九选举,卷二十材武,卷二十一貤封,卷二十二人物,卷二十三孝义,卷二十四列女,卷二十五流寓,卷二十六仙释,卷二十七风俗,卷二十八物产,卷二十九古迹,卷三十园亭,卷三十一陵墓,卷三十二祠祀,卷三十三寺观,卷三十四祥异,卷三十五兵氛,卷三十六杂志,卷三十七艺文。此编选材精备,义法严整,增补颇为详尽,凡史传省郡各志,有关该县一事一言,悉行载入。如职官一门,旧志知县始明洪武,此志能于府乘暨邑碑碣中,上至宋元,广为搜集,以备稽考。又如浮山县建置沿革,自隋唐迄于清代,数干余年,名易地移,隶属多变更,稽古者,半信半疑。此志能参酌旧籍,考证诸说,以成画一,使人得益不浅。三十四卷。清鹿学典等修,武克明等纂。鹿学典字笠齐,河北定兴县人。同治九年(1870)科优贡。光绪六年(1880)任浮山知县。《浮山县志》光绪六年(1880)刻本,全书三十四卷,该志系赓续乾隆十年(1745)贾志本而作,体例一如贾志。如其凡例云:“是编一檄旧志,略加补订。其有形势未尝变易,事类无可续编者,悉仍旧简,庶几述而不作义。”旧志三十七目,分门别类,已极详备。惟有不能成帙而事类相近的,酌量并于数条,以便简单明了。然该志多系贾本旧版重印,增续及改变的地方用新版刻补。该编分三十四类,将贾志的材武、园亭、陵墓三门附入于选举及古迹下。

猜你喜欢

  • 燕山梦草

    一卷。《萧草》一卷。明陆澄原撰。生卒年未详。陆澄原,字嗣端,浙江平湖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除工部主事历员外郎,谪顺天府照磨,迁大理寺副,以兵部员外落职。著有《芝房集》六卷。《千顷堂书目》著录,

  • 左传人名备考

    不分卷。清赵宗侃撰。宗侃,钱唐(今浙江杭州)人。该书考证《左传》中的人名,对于同名异人、异名同人尤加注意。该书有清道光己酉(1849)凤樵书屋刊本。

  • 天问天对解

    一卷。明杨万里(1127-1206)撰。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水人。宋高宗时进士。历任太常博士,宝谟阁直学士。孝宗时任广东提举平茶盐、提点刑狱等职。正直爱国,主张抗金。曾屡次上书指摘朝政,忤权

  • 羯鼓录

    一卷。唐南卓撰。《唐书·艺文志·乐类》载南卓《羯鼓录》一卷,但不说南卓何人。其《杂史类》又载南卓《唐朝纲领图》一卷,注曰南卓字昭嗣,大中时为黔南观察使。计有功《唐诗纪事》也称南卓为拾遗,以谏谪松滋令,

  • 大成礼乐集

    五卷。明史记事撰。记事字义伯,号莲勺,陕西渭南人,进士,官至御史。作者感慨国家祀孔,自太学而外,只有府学还稍具形式,至州县则草率简陋,因而作此书。此书有关中督学陈启元等人作序及作者自序,共五卷:卷一卷

  • 鹤滩集

    六卷。明钱福(1461-1504)撰。钱福,字与谦,号鹤滩,华亭(今江苏松江县)人。明弘治三年(1490)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福为一时名家,其居所近鹤滩,因以自号,并名其集。福少时既聪颖有悟性,诗

  • 裁纂类函

    一百六十卷。无著撰人姓名。书前有虞集序。序中称书为相台庐陵周宏道先生所著。所谓周宏道先生亦无所考。根据序文的意思推断,周宏道可能是指周必大。周必大《平园集》外还著述八十余种书未传于世。一些奸黠的书贾,

  •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五卷。作者不详。陈振孙《书录解题》云:“以监本增注而释之。”此书于每一字下先列“官注”,后附“互注”,中间用一“释”字隔开,如:“鳜,鱼名。〔释〕云:大口,细鳞,有斑文。”此书今有两种版本。一种是清康

  • 集钟鼎古文韵选

    五卷。明释道泰(生卒年不详)撰。道泰字来峰,泰州(今属江苏)人。此书分韵集钟鼎古文。秦权、汉鉴与三代之文并载之,所收颇杂,殊乖条贯。而且连《滕公石椁铭》之类的伪迹也收集在内;钩摹全非其本状,大都失真。

  • 璧水群英待问会元选要

    八十二卷。宋刘达可编,元华亭沈子淮选,宁州查仲孺、吴江徐珩批点。皆不知其生平事略。其书为太学诸生答策而编。所以名曰“璧水群英待问”。全书分十六门。每门之外分二例。一曰名流举业。又分为立意发端、稽古伟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