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永顺县志

永顺县志

①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魏式曾、康赓修,李龙章纂。康赓,昆明人,曾任永顺县知县。李龙章,广东人,举人,曾任安仁县知县。永顺县志创修于雍正年间知县李瑾。乾隆十年(1745)知县王伯麟再修,五十八年(1793)知县黄德基三修。此志为续黄志而作。《永顺县志》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共八卷首末各一卷。首新志续修姓氏、凡例、绘图、总目。分为:卷一,诏谕、疆域志、建置志。卷二,学校志、武备志。卷三,典礼志。卷四,赋役志、职官志。卷五,选举志、人物志。卷六,风土志、艺文志。卷七,古文坪厅辑略。卷八,杂识,附录土司辑略、续修邑志跋、续易志稿跋。末为旧志序。永顺县境四面,逼处苗疆,此志于十八保分图及山水条下,逐处标识,精审可观。各门次序汇列不紊,甚合体裁。其订正旧志祀典,饶有卓见。杂识中之土司辑略,有关史实之要,堪资传言。② 三十六卷,民国胡履新等修,张孔修纂。张孔修,永顺县人。《永顺县志》民国十九年(1930)铅印本。此志除凡例外,别为目录说明,举其大纲细目而详释之,纤悉之处,有异前志。其所绘总图,测量经纬,以新法制之,分保各国,亦均开方计里,精湛夺目。其补旧志之漏者,则食货之贡献,艺文之著作金石,皆允当足称。又如职官之增法官、警察,学校之附教育、宗教,选举之列议员等,乃采用新章,洵通达时务之记述。移武备之铺递于地理,易诗词散见于各条,亦可谓折衷尽善。至观其搜采故实,一以正史为宗,复旁征博引,考据精确。体例严明,不泥古,不徇今,应推民国邑志中之佳作。

猜你喜欢

  • 范文正公尺牍

    三卷。宋范仲淹(989-1052)撰。范仲淹生平详见《政府奏议》。此编皆范仲淹平生手简。共三卷。其中家书三十六篇,交游八十一篇。皆其家子孙所辑。宋时已于集外别行。后有张栻及朱子所作《文正书帖跋语》二则

  • 镇平世系记

    二卷。明朱睦撰。睦生平事迹见《易学识遗》条。朱睦乃明宗室后裔,永乐元年(1403),封周定王第八子有扩为镇平王,睦即为朱有扩之六世孙,因明代皇族谱系在正德以后大多比较简略,故睦遂纂述有爌以下共八世支脉

  • 田俅子

    一卷。周田俅(约前360-300)撰。田俅或作田鸠,齐人。《汉书·艺文志》墨家类有《田俅子》三篇,注:先《韩子》。《隋书·经籍志》:“梁有《田俅子》一卷,亡。”新、旧《唐书》不著录,说明该书已佚。清人

  • 四书笺疑疏证

    八卷。清徐天璋注解,其子徐浚仁疏证。天璋字睿川,江苏泰州(今江苏泰州)人。书首有天璋自序,认为朱子集注不免仍有疑义,既有疑,则必确求古训,确证他经而又涵咏本文,揆厥情理,揣度时事,笔于笺,此笺疑所作也

  • 皇极经世

    见《皇极经世书》。

  • 中兴小纪

    四十卷。南宋熊克撰。克字子复,建宁府建阳(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绍兴进士。历任校书郎、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知台州等职。卒年七十三。好学能文,博闻强记,尤熟于朝章典故。曾著《九朝通略》、《中兴小纪》、

  • 吴下冢墓遗文

    三卷。明都穆撰。都穆,详见《金薤琳琅》条。都穆好金石遗文,所作《西使记》、《金薤琳琅》诸书,载古碑为多。《吴下冢墓遗文》三卷,为专录吴中铭志之文,计三十四首,为诸家书集中所不见,故谓之遗文。“四库存目

  • 弇州史料

    三十卷。明董复表编。复表字章甫,华亭(今上海市)人。生卒仕履不详。该书采掇《王世贞文集·说部》中有关朝野事迹记载的内容,汇成一书,无所考证,体例亦非集非史。不足资信。

  • 汇雅

    二十卷,《续编》二十八卷。明张萱撰。张萱字孟奇,博罗(今广东博罗县)人。万历壬午(1582年)举人,由中书舍人官至户部郎中。好学博识,工书画,精训诂。尚著《疑耀》等书。是书每篇皆首列《尔雅》,次以《小

  • 太史史例

    一百卷,明张之象撰。张之象字元超,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松江)人,嘉靖中期任浙江按察司知事,著有《楚范》、《楚骚绮语》、《彤管新编》、《唐雅》、《唐诗类苑》、《古诗类苑》。《明史·文苑传》中《文征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