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毛诗古义

毛诗古义

二卷。清惠栋(见《周易述》条)撰。《毛诗古义》博引众家之说,以探求毛诗之古义,如“江之永矣”条,栋据韩诗以为“永”当作“羕”,以此补《尔雅》郭注及《说文》之未及;“于以湘之”条,据韩诗以为“湘”当作“鬺”并说颜师古《汉书注》有“鬺亨煮而祀也”,以此证毛本之讹。“执辔如组”条引《吕氏春秋》中“圣人组条其身”句,证大毛公与吕不韦同时。又在古音上多下功夫,如“鹑之奔奔”条,引《吕氏春秋》诸书“奔”作“贲”,“河上乎逍遥”条,指出“逍遥”乃汉碑字体,古之经典当作“消摇”。诸如此类,议论颇当。但亦有失之精确处,如“齐子发兮”条,郑玄笺注“发夕”训“恺悌”,与《尔雅》相合。《毛传》却云“自夕发至旦”,错矣,而栋引薛夫子王叔师诸说,以证毛诗之确,不可取。又有“艳妻煽方处”条,《毛传》谓艳妻为褒姒,鲁诗谓厉王内宠之说,本曲解,而栋又增引纬书“剡者配姬”语,谓以剡配姬,非指褒姒,此亦附会之说,读者当明辨之。有嘉庆省吾堂刊本。

猜你喜欢

  • 学古适用篇

    九十一卷。明吕纯如(生卒年不详)撰。吕纯如,字孟谐,一字益轩,吴江(今江苏省吴江县)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官至兵部侍郎。此书九十一卷,内容采摭前代至明朝凡前事之可为后法者,分类编次为九十

  • 雷州府志

    十卷,清吴盛藻修,洪泮洙纂。吴盛藻,江南人,拔贡,康熙八年(1669)任雷州知府。旧志一修于明正德间王秉良,至万历间三修郡志。康熙间,吴盛藻任雷州知府四年,意欲重修郡志,适逢上命修《一统志》,檄征郡县

  • 长水日钞

    一卷。明陆树声(详见《汲古丛语》条)撰。此书为陆树声罢归家居以后之作也。书首有自序。序中称“自请谢归,年衰病积,追忆见闻,偶与心会,辄一操翰,汗漫成帖”,将平生所见所闻,随笔札记,成书一卷,近万余言。

  • 周易滴露集

    无卷数。清张完臣撰。张完臣字良哉,平原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该书都只训释文句,不涉及象数。其大旨以朱子《本义》为主,又增加了诸家之说,对于吴琏的《订疑》、蔡清的《蒙引》、姚舜牧的《疑问》所引

  • 易经说意

    七卷。明陈际泰撰。际泰字大士,江西临川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官至行人司行人。《明史·文苑传》附见艾南英传中。陈际泰本以八股文著名,所以此书就用骈体时文的方法,阐说《易》理,于理有取于先圣,于体

  • 陈两湖集

    三十四卷。明陈昌积(约1551年前后在世)撰。陈昌积,字不详,号两湖,泰和(今江西)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兼翰林院学士。陈昌积所写诗文,才调富有,驰骤自喜。著有《松

  • 秦汉碑篆文考

    一卷。清杨锐(1857-1898)撰。杨锐字叔峤,又字钝叔,四川绵竹人。光绪间以举人授内阁中书。戊戌变法时,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政变时与谭嗣同等被捕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著有《说经堂诗草》

  • 周易本义集成

    十二卷。元熊良辅撰。熊良辅字任重,号梅边,南昌人。举延祐四年(1317年)乡贡。《宋元学案》又称其“试礼部不第,归,训徒乡塾”,未知何据。此书前有至治二年(1322年)良辅《自序》,称早师同县熊凯学易

  • 眉山县志

    十五卷,清王铭新修,杨卫星、郭庆琳等纂。王铭新,曾知眉山县事。杨卫星,曾任眉山县修志局局长。郭庆琳,举人,眉山县视学。眉山县旧志于明末毁于兵燹,清初,历届县令勤事搜求,易稿数次,至嘉庆中始成定本。越十

  • 宋宰辅编年录

    二十卷。南宋徐自明撰。徐自明,字诚甫,号慥堂,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官富阳主簿,除太常博士、国子博士,终永州知州。除此书外,尚编著有《零陵志》十卷,《浮光图志》三卷。全书以皇朝世系划分卷帙,上起太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