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明朝典汇

明朝典汇

二百卷。明徐学聚(详见《历朝顒鉴》)撰。学聚乃万历进士,曾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后赠副都御史,本为官宦中人,集载朝廷内外典章史实自有诸多便利。学聚取材于《实录》及稗乘,集录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及至穆宗朱载垕隆庆年二百余年间之典章制度,分类编纂,共计二百门。卷一至卷三十三为朝政大端,记与时政密切相关之国家大事;卷三十四以后则以六部分类标记,再分二百子目,辑录与各部有关之典章故实。此一部分内容丰富,但因有时分类不甚妥当,故极显冗杂。如明制六部与卿寺院监本来没有从属统摄的关系,本书却把宗人府都察院以下的机构都归入吏部。卷一至卷三十三也存在分类不当的问题,比如庙号、尊谥、陵寝、巡幸、郊祀、祈祷、祠醮本是礼部的职司,而“较阅”是兵部的职责,耕蚕、庄田、勋戚、田土则属于户部的管辖范围,但本书将以上所有事务皆归入“朝政大端”中,使得全书体例不太协调,且与明制的实际情况有出入。另外,本书对引用资料都不注明出处,未免无征不信,让人“莫知所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语)。但本书采摭之浩博,资料之丰富,还是颇可称道的。有明刻本传世。

猜你喜欢

  • 楚辞释韵

    一卷。清蒋曰豫(1830-1875)撰。蒋曰豫,字侑石,阳湖(今江苏阳湖)人。监生,直隶候补知县,工诗文篆隶,著有《问奇堂文集》、《诗经异文》、《楚辞释韵》等。此书名为《楚辞释韵》,实际只释《离骚》一

  • 古今长者录

    八卷。明黄文炤(生卒年不详)撰。黄文炤,字季弢,晋江(今福建省晋江县)人。万历中诸生。此书采辑周秦以来至明代忠厚长者之事,汇成一帙,共八卷。于每人之事大至只取其中一节,所以关于其人品则不甚别择。书末附

  • 郑忠肃奏议遗集

    二卷。朱郑兴裔(1126-1199)撰。郑兴裔字光锡,初名兴宗,开封(今河南开封市)人。兴裔乃显肃皇后外家三世孙,因皇戚恩授成忠郎,历官江东路钤辖,迁均州防御使,保静军节度使、召领内祠,武康军节度使。

  • 月川语录

    一卷。明曹端(见《太极图说述解》)撰。是书为赵邦清辑其讲学之语。此非端所自著,不足尽其底蕴,端讲学之书还有《理学要览》、《性理论》、《儒家宗统谱存疑录》等,并载《千顷堂书目》,但皆未见其书。《千顷堂书

  • 四川保宁府广元县志

    十三卷首一卷,清张庚谟纂修。张庚谟,曾任广元县知县。张氏任知县后,访求县志,得手抄本一册,病其略,闻邑人鲁氏有遗本,寻之亦不可得。乃于薄书之暇,广搜博采而成志稿一部。继得石法鲁增辑,仍以为略而弗确,乃

  • 续修稷山县志

    二卷。清马家鼎纂修。马家鼎字梅卿,浙江绍兴县人,光绪七年(1881)任稷山知县。马家鼎掌稷山县后,设局修志。其在书前序中云:“自明季创志以来,至我朝康熙、乾隆、嘉庆,屡加修辑,同治间,复广续之。其间山

  • 斐然集

    三十卷。宋胡寅(1098-1156)撰。胡寅,字明仲,建宁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胡安国之侄,收为养子。宣和间进士。靖康初,荐为秘书省校书郎。曾从杨时学。历官起居郎,迁中书舍人。以徽猷阁直学士致仕。卒

  • 训纂堂丛书

    六种,十六卷。清杨调元编。杨调元,贵筑(今贵州贵阳市)人,生平事迹不详。丛书所收著作,都是久已不传的珍本。如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十卷,在《隋书·经籍志》上有记载,原书自唐以后已亡,清宋翔凤加以搜采,校

  • 说文古籀补补

    共十五卷,其中《附录》一卷。近代丁佛言(生卒年不详)撰。佛言黄县(今属山东)人。是书为增补吴大澂《说文古籀补》而作。依吴书的体例,取所见秦前文字为吴书所未及者、新出土诸器之字、旧器尚无考释之字,余所补

  • 美人书

    见《女才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