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方言据

方言据

①二卷。明魏浚撰。魏浚字苍水,松溪(今福建松溪县)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尚著《周易古象通》八卷等。《方言据》搜辑言之有据的方俗语词凡二百余条,加以辨析考证。“然其中亦有字出经史,本非方言,如张口笑曰哆,颐下曰颏,足背曰跗,毛多曰氄之类,小学诸书义训甚明,毋烦更为索解。又如‘畔牢’之与‘畔愁’,‘儿良’之为‘郎’,皆声音之转,亦非因方域而殊,乃一概阑入于輶轩绝代语,体例颇不类也”(《四库总目·小学类存目提要》)。是书《四库总目·小学类存目》著录,注:“福建巡抚采进本。”版本情况不详。② 二卷。明岳元声撰。岳元声字子初,号石帆,又号潜初子,嘉兴(今浙江嘉兴县)人。万历间进士,授旌德知县,迁国子监丞,进工部郎中,因事削职归。天启初起官太仆卿,晋南京兵部侍郎,劾魏忠贤,罢归。是编小引题乙卯(1615年)仲冬日书于砚北轩,湛庐山中人识。题辞谓结绳之前,原无文字,是事是物,不过口相传语,五方殊俗,声气亦异,苍颉作字以摹之,始通为一。《春秋》所书,如“邾娄”“於越”之类,尚且不废,后世各从所习,此非彼是。乡人所习谈字,对官长及异乡人言之,辄用为笑,谓有其音无其字。然多有来历者。偶录所知,得数百种,缀以成帙。是编辑录嘉兴一带方言俗语词凡二百五十五条,续录五条。每条均援据经史传注及小学著作,考辨源流。唯字出经史本非方言者,亦往往阑入之。有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六安晁氏刊《学海类编》本,另有《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盐梅志

    二十卷。明李茂春撰。茂春,字蔚元,杞县(今属河南)人。生卒不详。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该书主要记载历代有名贤相的嘉言善行。“盐梅”一语,出自《尚书·说命下》,其文曰:“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该文

  • 四书论

    清王伊编辑。是书专辑四书题论,自唐至清凡百篇,不分卷。始于愈韩颜子不贰过论,终于阙名乡原论,系从诸家文集录出。有就一书或一篇为题者,如中庸论,二孟总论,乡党论之类;有就一人一事为题者,如舜帝无为论,泰

  • 说文部首歌

    一卷。清冯桂芬撰。冯氏生平著述,见《说文解字段注考正》。是编乃冯氏当时课孙之作,所系音注为其孙世征补加。歌取《说文解字》五百四十部首,用上下平韵,编成七言长古一篇。各篇原分上下之目,依上下平之次分韵,

  • 诸经纪数

    十四卷。明徐鉴(详见《诸书考录》)撰。本书仿《小学绀珠》的体例。摘取十三经之中带数字的成语,以类相比次。自一至万数。其中有一句兼诸数者别称为垒数。各标本语,引上下文及注疏附于词语之下。

  • 汉书注考证

    一卷。清何若瑶撰。何若瑶,字石卿、广东番禺人。道光二十一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卒年六十岁。《汉书注考证》卷首有他的自序。他撰此书目的在考证《汉书》旧注。如《景帝纪》“禁马高五尺九寸”,而《昭帝纪》中

  • 敦煌出土十诵比丘尼波罗提木叉戎本

    残存一卷。六朝佚名译。鸠摩罗什来华后,始出十诵比丘五戒本一卷。自此后戒本复多,凡有五种。自唐代以后,罗什比丘尼戒本失传,且大藏也未收入。日本大正十三年西本愿寺将敦煌写经三十卷,赠给了大谷大学图书馆。从

  • 春秋诸传辨疑

    四卷。明朱睦(详见《易学识遗》)撰。该书《明史·艺文志》著录,卷数相同,共一百八十八条,主要辨正《春秋》三传中的疑难问题。朱睦著有《五经稽疑》,该书即其中的《春秋》部分。据作者《五经稽疑》自序,该书首

  • 沣州志

    六卷,明胡容等修,李献阳纂。胡容,新安人,曾任沣州知州。李献阳,光禄寺监事。沣州旧无志,兹篇为创修之作。《沣州志》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刻本,为六卷,首序言、修志姓氏、宸章纪、凡例、州境图谱、目录

  • 施注苏诗

    四十二卷。《东坡年谱》一卷。《王注正伪》一卷。《苏诗续补遗》二卷。宋施元之撰。施元之,字德初,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生平事迹均不详,仅从陆游书序中知其官为司谏。同注者为吴郡顾禧,施元之子施宿,又为补

  • 性理正宗

    四十卷。清代张伯行见《道统录》撰。此书依据《性理大全》一书,并“删其繁芜,补其缺略”而成。宗旨在于“尊道统以清其源,述师傅以别其派。”全书摘录宋代周敦颐、程颐、程颢、张载、朱熹五人及元明诸儒有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