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

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

三百一十二卷。清张豫章等奉敕编。张豫章生卒年、籍贯、仕履均不详。康熙四十八年(1709)皇帝下令博采宋金元明代之诗“义尤著者”(《序》)辑成一书。即《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简称《四朝诗》)共三百一十二卷。每代分体各编,自名篇巨集以及断简残编,“罔有阙遗,均稍择而录之。”其目的“用以标诗人之极致,扩后进之见闻。”该书分宋、金、元、明四部分,其中宋诗七十八卷,金诗三十四卷,元诗八十卷,明诗一百二十卷。共收录自宋迄明末诗人二千二百余家。选诗之序,首为帝制,依次为四言、乐府歌行、古体等,直至杂言,以体分编。四朝之诗纷乱而广博,“虽博识通儒亦无从遍观”,因此,该书对于古代诗歌研究,尤其是别裁得失、考境源流等方面,均具有参考价值。诗前之小传详述作者爵里、仕履,对后人理解、研究作品,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该书最初刊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乾隆四十六年(1671)又重新校刊并收录于《四库全书》中。

猜你喜欢

  • 数根演古

    一卷。清华蘅芳(详见《代数术》)撰。《数根演古》是专论素数的著作,属初等数论范围先设四十八题仿《孙子算经》中的“物不知数”,而“依古法演算”;然后在原问基础上增加“二二数之余一”条件又设四十八问一一演

  • 宋政和礼器考

    一卷。清孙治让撰。孙诒让,详见《契文举例》条。孙诒让对古文字学的最大贡献是对不同代的铭文作偏旁分析,借以追寻古文字的发展规律。他所著《古籀拾遗》三卷,上卷订正宋代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十四条;

  • 汉唐通鉴品藻

    三十卷,明戴璟撰。作者生平及著述见于《群史品藻》条。《汉唐通鉴品藻》在《明史·艺文志》中有著录,该书系戴璟所作《读史品藻》的坊本改易了名字,涉及史事上起周威烈王,下迄后周世宗柴荣,与《通鉴》的首尾相应

  • 朝野佥载

    六卷。旧本题唐张鷟(详见《龙筋凤髓判》撰。此书为唐代笔记小说集。据《新唐书·艺文志》和《宋史·艺文志》著录,《朝野佥载》原为二十卷,《宋志》另有补遗三卷,原本已佚。今传本六卷,附补辑。此书所记皆唐代朝

  • 泰律补

    一卷。清闵为人撰。为人字德修,云南保山人。喜研乐学,曾读乡先辈葛中选所撰《泰律》,以为所言甚善,唯所附图尚有缺遗,故作《泰律补》一卷。此书卷首有作者自序,谓《泰律》乃《周易》精髓,专气音声直气声音,即

  • 五代残唐

    见《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 正字元书

    一卷。清姜令谊(其生平著述不详)撰。令谊字搢云,四川云阳人。是编原名《养正字书》,旨在辨证六书正俗笔画,用以匡谬正俗。仿世行《草诀百韵歌》,撰为五言偶语,有如排律,共一百八十四韵,每韵之下,征注同类各

  • 厉樊榭年谱

    一卷。清朱文藻编,缪荃孙重订。文藻字朗斋,浙江仁和人。谱主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自号南湖花隐,学者称樊榭先生,浙江钱塘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举人,乾隆初年应博学鸿词不售

  • 居来山房集

    六十五卷。明张佳允(约1565年前后在世)撰。张佳允,字肖甫,安徽铜陵人。生卒年不详。佳允初号山,以其家在居来两山之间,更号居来山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总督蓟辽。事迹据《明史

  • 海录碎事

    二十二卷。宋叶廷珪(生卒年不详)撰。叶廷珪字嗣忠,崇安(今福建省,建安县)人,政和五年进士。绍兴中为太常寺丞。因与秦桧不和,请求出任泉州。王之望《汉滨集》称赞叶廷珪的学问非常广博。这本书就是一部编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