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尔雅注

尔雅注

三卷。宋郑樵撰。郑樵(1104-1162)字渔仲;居夹漈山中,因号夹漈山人,学者称夹漈先生;又号西溪逸民。新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县)人。南宋史学家、训诂学家。初隐居力学,凡三十余年。绍兴间以荐召对,授右迪功郎,历礼、兵部架阁,累官至枢密院编修。为学注重实地考察,反对空谈心性。著《氏族志》等八十余种,多不传。晚年撰成《通志》,其中《七音略》、《六书略》、《金石略》等,为小学家所重视。另有《尔雅注》、《夹漈遗稿》等传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郑氏之《尔雅注》,“通其所可通,阙其所不可通,文似简略,而绝无穿凿附会之失,于说《尔雅》家为善本。”郑注时或驳正旧文,不乏精确之见。唯坚执作《尔雅》者为江南人,凡郭璞所云蜀语河中语者悉驳辨之,是则偏僻之过,习气犹未尽除也。《尔雅注》有《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巾箱本、郑坦刊本、清嘉庆黔中刊本等,重刊毛氏汲古阁本流布较广。

猜你喜欢

  • 明氏实录

    一卷。明杨学可撰。杨学可,明新都(今四川新都县西)人,著有《明氏实录》。其书记载明玉珍父子始末,元朝末年时明玉珍起兵窃据巴蜀一带,仅一传而灭亡。书中所叙述的史事详尽而且确实,可以与正史相参考,作者作《

  • 周易参义

    十二卷。元梁寅(生卒年不详)撰。寅字孟敬,新喻(今属江西)人。元末明初经学家。世业农,家贫。寅自力于学,淹贯百家。元末召集庆路儒学训导,以亲老辞。明初征召天下名儒修述礼乐,寅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推

  • 南华真经义海纂微

    一〇六卷。宋褚伯秀(生卒年不详)撰。褚伯秀,字雪巘,南宋末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杭州天庆观道士,师事范应元。此书前有刘震孙、文及翁与汤汉三序,都写于咸淳元年(1265);卷后有自跋,写于咸淳庚午年(

  • 二酉委谈

    一卷。明王世懋(1536-1588)撰。王世懋,字敬美,时称少美。太仓人。好学而善诗文。曾官礼部主事等。王世懋著述宏富,有《奉常集》六十九卷等多部。《二酉委谈》一书乃随笔杂记,多说神怪之事。亦间作放达

  • 重编王肯堂笺释图注

    三十一卷。清顾鼎编。顾鼎,江苏娄县人。为清初研究刑律的云游幕僚。王肯堂,明万历南京礼部精膳清吏司郎中,后任福建参政。是书先为王肯堂根据《明律》所作笺注:他集诸家之说,舍短取长,详为注释,并订正坊间私刻

  • 李文恭公遗集

    四十六卷。清李星沅(1797-1851)撰。星沅,字子湘,号石梧,湖南湘阴人。道光进士,授编修。旋擢督广东学政,后历任陕西汉中知府,陕西、四川、江苏按察使,江西、江苏布政使,又任陕西、江苏巡抚、云贵总

  • 读易随笔

    三卷。清吴大廷著。吴大廷字桐云,沅陵人。咸丰举人,官至台湾兵备道。此书以程朱易说为宗,虽对周易进行了章解句读,但只依卦义入义,记其大旨,借以观玩人生事理之凶吉。正如作者所说,著此书的目的是推寻卦画,阐

  • 博野县志

    ①四卷。清王国泰修,刘声等纂,韩维基续纂。王国泰,字开先,辽东益州人,曾任博野县知县。韩维基,字只君,山东淄川人,曾任博野县知县。《博野县志》康熙十五年(1676)刻本,共四卷。卷一,疆域、沿革、星野

  • 遂初堂文集

    九卷。清杨兆曾(约1662前后在世)撰。兆曾字青岩。江苏武进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九年(1652)进士。知建宁县,招抚巨寇萧维堂有功。官至福建延平道按察司副使。此集共九卷。集中所录均为杨兆曾所撰之文。

  • 泽州志

    十八卷。明傅淑训修,阎期寿等纂,郑际明等续修。傅淑训详见《平阳府志》。阎期寿,泽州人。郑际明,河南商丘人。其志修于明隆庆顾显仁,唯述说过简,疏漏甚多,未可视为定本。此志为万历三十五年(1607)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