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宜都县志

宜都县志

①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刘显功纂修。刘显功,字允公,汉军镶黄旗人,荫生,康熙三十四年(1695)官宜都知县。宜都县志创始于明成化间教谕赵友,续修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知县经世文,其书已久不传。刘显功莅位,得康熙初年知县叶代生搜罗旧乘钞本数页,借作准绳,重加厘订。《宜都县志》康熙三十六年(1697)刻本。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分舆图志、经制志、水利志、民卫志、风土志、封建志、秩官志、选举志、人物志、事变志、艺文志十二纲。此志自残篇断简中,补旧增新,以存典籍。此志提纲挈目,有条不紊,在清初方志中是较完善之作。惜此志将星野列舆图志内,以备精于天官者采择,然所列星文及诸家异同,皆古楚南郡荆州之地,府志已详载,不必宜都县志重述。又秩官志列宋知县姚涣,《宋史》列传载姚涣知峡州时,平反宜都冤狱一事,并非官宜都,此考核未详。所选艺文,仅学田、清江书院、虎脑背镇社学碑记三篇,山水记一篇,此外有关一县政教者,皆弃而不录,而诗章载近百首,并将李白、杜甫荆门虎牙等作置于之前,未免详略失宜。有咸丰九年(1859)刻本。② 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崔培元修,龚绍仁纂。龚绍仁,字九曾,湖北监利、人,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官户部主事。宜都县志自康熙三十六年(1697)刘显功纂修后,咸丰九年(1859)知县徐有年校仇重刊,此后一百六七十年无增修,典章文物缺而未备。崔培元、朱甘霖先后任知县,为此深忧,适湖北纂修通志,檄取邑乘,乃延龚绍仁秉笔纂修,告成。《宜都县志》同治六年(1867)刻本。共四卷,分地理志、营建志、政教志、人物志。方志学,自陆献清《康熙灵寿志》后,洪亮吉、章学诚等斟酌损益,体例大备。此志未仿效而独创一例,仅分四纲,以致每纲所统之目,简难御繁。如藩封一目,本为人物之一,不列于人物,而附地理志中沿革之后,未恰当。艺文只载著述,采汉唐艺文经籍志例,而列于人物志中也未当。旧志职官列蜀汉张飞至宋姚涣等十七人,皆郡守之职非宜都县令,此志概予删除,颇得史法。又分野之说,论者纷如,毅然去之,较有见地。另去旧志八景图,增十六铺图,不但全县了如指掌,也足供地理学者参考。

猜你喜欢

  • 古佚小说丛刊初集

    三种八卷。陈乃乾(1896-1979)编。陈乃乾,浙江海宁人,历任上海中华书局、开明书店、北京出版社编辑、上海市文献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局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处编纂等职,在版本学、目录学、索引学方面有突出成

  • 友庆堂合稿

    七卷。明王时槐(1522~1605)撰。王时槐,字子直,又一字子植,号塘南,安福(今江西安福县)人。嘉靖进士。历授太仆寺少卿,隆庆末(1572)年出为陕西参政,以京察而罢归。万历中,起用为贵州参政,鸿

  • 仪礼集解

    三十卷。宋李如圭撰,李如圭生卒年不详,字宝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绍熙进士,官至福建路抚干。对《仪礼》颇有研究,曾与朱熹一起校定《礼书》。除著有《仪礼集释》外,还著《仪礼释宫》、《仪礼纲目》等书。自

  • 葛庄诗钞

    十三卷。清刘廷玑(约1676年前后在世)撰。刘廷玑,字玉衡,号在园。汉军镶红旗人。生卒年均不详。由荫生累官至江西按察使。其诗以陆游为宗。曾自记有人评其诗曰:“此亦出入于香山剑南之间而未纯者”。亦自认为

  • 享帚词

    四卷。清秦恩复(1760——1843)撰。秦恩复,号敦夫,字近光,江苏江都人,乾隆进士,官翰林院编修。精于鉴藏,所居五笥仙馆,有书万卷。其校刊《列子》、《鬼谷子》、《扬子法言》、《词林韵释》等书世称善

  • 草庐吴先生辑粹

    六卷。明王蓂编。王蓂,字时祯,金溪(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其生平详见《忠义录》(辞目)。该集共六卷。因吴澄《草庐全集》卷帙浩繁,乃择其尤精者录之,以便诵读。吴澄为宋之名儒,其学虽沿习程、朱之说,而

  • 侍讲日记

    见《吕氏杂记》

  • 许文穆公奏疏

    明许国(生卒年不详)撰,国字维桢,新安人(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改庶吉士,隆庆元年授检讨,官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谥文穆。许国充经筵日讲官十年而为相,为相十年,以争立储事,移疾归,万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二百卷。南宋李心传(1167-1244)撰。心传字微之,一字伯微,号秀岩。隆州井研(今属四川)人。南宋史学家。庆元元年(1195)乡试未中,不再应举,发奋著述。理宋宝庆年间,赐进士出身,以著作佐郎领史

  • 东谷所见

    一卷。亦作《东谷随笔》。南宋李之彦(生卒年不详)撰。李之彦自号东谷,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其余仕履等事迹均不详。据书中《教导》一条,李之彦称“游湖海五十年,教公卿大夫之子孙屡矣,教寻常白屋之类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