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学记臆解

学记臆解

一卷。清刘光蕡(生卒年不详)撰。光蕡,字焕堂,号古愚,咸阳(今陕西咸阳县)人。光绪(1899)举人。幼孤贫,弱冠,避回汉之争于醴泉兴平,为人磨麦鬻饼求食,而读书不倦,淡于仕进,喜治经学,且以为经学应归于经世致用,灌输以新学、新法、新器。刘氏以此为学,亦以此为教。历主泾阳、泾、味经、崇实诸书院,弟子以千计,成就者亦众多。授课之余,募捐开办实业,谋汽机,建织业,以兴民利。举经济特科,不赴,后往兰州主大学教事。刘氏以边地回汉之争不息,欲假学术,教化百姓,消除隐患。未几,病卒,年六十一。所成书数十种,用以教学,非取名誉,故多散佚。其弟子王典章次第搜刊,使其著作得以流传。主要著作有《立政臆解》一卷、《学记臆解》一卷、《大学古义》一卷、《孝经本义》一卷、《论语时习录》五卷、《孟子性善备万物图说》一卷、《管子小匡篇节评》一卷、《荀子议兵篇节评》一卷、《史记货殖列传注》一卷、《史记太史公自序注》一卷、《前汉书食货志注》一卷、《前汉书艺文志注》一卷、《古诗十九首注》一卷、《濠堑私议》一卷、《陶渊明〈闲情赋〉注》一卷、《改设学堂私议》一卷、《团练私议》一卷、《尚书微》一卷、《修齐直指评》一卷、《陕甘味经书院志》一卷、《养蚕歌括》一卷、《国债罪言》一卷、《烟霞草堂文诗集》十卷。刘光蕡著书,皆凭心而论,不本古训。《学记臆解》一书,亦是感慨国家衰危,不知振兴,特借《学记》一书,附以意义,以警国民。作者感身世之悲,有郁闷之气,无以发泄,特借经训,随意阐发,以明己志。全书立意,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擅述政教不分,化民成俗之道理。如刘氏释《大学》“治平曰明明德于天下”句,任意发挥,以论时事。刘氏以为,古政与教不分,故士皆出于民。而“士训曰事”“士训曰学”,可见九流十家之学术,皆出于古之官府也。昔桀、纣、幽、厉,不以德教民而用暴力来统治,数百年有专制无教化,则百姓怨怒,国势疲弊。孔子出,欲改变其制度,但他一介布衣,没有权势,他只能陈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治,与老百姓中有智慧的人谈论研讨,其学无以用于国家统治。其学术不能普及到兵吏农工商,而为读书人所独享。后世治理国家之失误,并非圣人言学之本义。治学任教的目的就是要教化百姓,如今此目的不明,士日困于记诵词章,民则因于愚昧疲荼,是以国势日衰,终难兴旺繁荣。刘氏于书中反复言明政教不分,化民成俗之要义,以为风俗于人才,犹江河之于蛟龙也。世界者,人材之江河,而学其水也。化民成俗,则胥纳士吏兵农工商于学。厚积其水,以待蛟龙生焉。吏谨于衙,兵练于伍,工巧于肆,商知于市,各精其业,即各为富强之事,而又有殊异之才,挺然出而领导之,则国家自能立于今之世界矣。此书有民国王典章思过斋《烟霞草堂遗书》苏州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图书秘典一隅解

    一卷。清张沭(详见《周易疏略》)撰,张煓注。煓乃沐之子,仕履不详。秘典者沭之书,一隅解者煓之注。此书前有序文,列汤斌、毛奇龄书二首。全文所立观点,实为姚江“良知”论。认为世上万物的变迁在于其内在的神灵

  • 尚书略说

    二卷。清宋翔凤(1779-1860年)撰。宋翔凤字于庭,江苏长洲(今吴县)人,清代经学家。宋翔凤为嘉庆间举人,官湖南新宁县知县。他是庄存与的外孙,常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宋翔凤治经以西汉今文经学为主,

  • 左传翼

    三十八卷。清周大璋(1671-1737)撰。大璋字聘侯,桐城(今安徽桐城)人,雍正二年(1724)五十四岁成进士,授湖南龙阳县。后因年老请改教职,选华亭教谕。生平湛深经术,尤工《左氏春秋》,贯穿融会,

  • 张文贞集

    十二卷。清张玉书(1642-1711)撰。张玉书字素贞。江苏丹徒人。清初古文家。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大学士。谥文贞。著有《张文贞集》。此集前有储大文序,不分卷帙,亦无目录。其善写

  • 辩正论

    十卷。唐代释法琳撰。法琳生平事迹详见《破邪论》辞条。法琳为进一步转移当时社会的视听,改变世人对佛教的看法,争取皇上的同情与支持,在继《破邪论》之后,又作《辩正论》十卷。东宫学士陈子良为之作序。《辩正论

  • 音学全书

    三十四卷。清王起鹏撰。起鹏字芝兰,改名第兰,号苕若,新城(今河北新城县)人。乾隆己酉(1789年)举人,官湖北谷城县令。谓读《切韵指掌图》,恍然悟今所传之等韵即古之韵书,于是以类相求,用宋郑庠之说,以

  • 说文举例

    ①一卷。清陈瑑(生卒年不详)撰。陈瑑字聘侯,一字小莲,又字恬生,自署六九学人,嘉定(今属江苏)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举人。少受业于段玉裁门下,精习文字、音韵、训诂之学,著述尚有《说文引经考证》、

  • 苍润轩碑跋

    一卷,续跋一卷。明盛时泰撰。盛时泰,字仲文,上元(治所在今南京市)人。以诸生贡太学。善画水墨竹石。屋近西冶城,家有小轩,文征明题曰“苍润”,所以是书称《苍润轩碑跋》。书中所著录碑版,以金陵六朝诸迹为多

  • 钟山札记

    四卷。清卢文弨撰。卢文弨生平事迹详见《龙城札记》。此书为作者归田后,掌教南京钟山书院时所著。全书以考订经史为主,杂记诸文,体例与《龙城札记》大体一致。书中校勘、考订多精确可信,间有失检之处。《续修四库

  • 唐贤名画录

    见《唐朝名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