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学礼管释

学礼管释

十八卷。清夏炘(?-1870)撰。夏炘,字心伯,安徽当涂县(今安徽当涂)人。为婺源教谕十八年,刊发《小学近思录》,示学者入德之门;咸丰初年倡办团练;左宗棠督办浙江军务,延入幕,后擢升颖州府教授;其为学兼综汉、宋,长于《诗》、《礼》,著有此书及《檀弓辨诬》,《述朱质疑》、《三纲述服述义》等。此书卷一自“《大戴礼》天子拟焉”至“释妇人称字”,卷二自“释禘一”至“释牲体左右胖升载分合下”,卷三为“释沟洫井田异制”,卷四自“释三公”至“释大祝九祭”,卷五自“释丧服义例”至“释冬夏致日春秋祭月”,卷九自“释礼玉祀玉”至“释燕礼大射仪主人”,卷十自“释君服”至“释鸾和”,卷十一自“释社稷同坛”至“释九族”,卷十二自“释周礼时月”至“释三代皆授田百亩”,卷十三自“释祭有不立尸者”至“释庙主制度”,卷十四自“释别不为祖”至“释斋”,卷十五自“释衰”至“释三大祭之乐缺商”,卷十七自“释三年之丧”至“释小功章君子,子为庶母慈己者”,卷十八为“释乡饮酒义”。按此书引证颇多,发明也多,但既不按三礼及《大戴记》分编,又不按吉、凶、军、宾、嘉依类排列,实近于读书笔记。清《国史·儒林传》称夏炘于义理训诂名物制度《说文》小学,皆能博考精研,涂造自得。详察是书,似于天文历法乐律舆地也有研究,如释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等三则,释五物三大祭之乐等,释五岳三江等,皆可为证,又如于释禘谓非祭天,举二十五证,可称博洽,丧服辨析其制,更为精微。是书既推扬郑君,然所注亦非采一家,兼综汉宋,于斯可见。末卷之释乡饮酒义,尤堪称其得意之作,以为孝悌立,则王道易行,有通经致用之意,非仅以讲驳难,工训诂为能事,此为治经家所宜注意者也。此书有《皇清经解续编》本。

猜你喜欢

  • 桐阴旧话

    一卷。宋韩元吉撰。韩元吉字无咎。宰相韩维玄孙,官至吏部尚书。自号南溪居士,生卒年不详。除本书外,尚著有《南涧甲乙稿》、《南涧小集》等。《桐阴旧话》所载为韩氏家事世旧闻,从韩亿到韩综、韩绛、韩绎、韩维、

  • 毛诗周韵诵法

    十卷。清汪灼(生卒年不详)撰。灼字渔村,安徽歙(今安徽省歙县)人。生平事迹无考。是书自序云:古今多韵书,名为韵,实为类音。凡字一出顿住曰音,字终而音袅袅有所归曰韵,故周德清《中原十九韵》可称说诗韵之始

  • 香祖楼

    清蒋士铨撰。其生平见《冬青树》条。此剧写主人公河南永城仲文,字约礼,嘉靖中进士,官居兵部郎中,休假在家,于园中造小楼一座。一日,同夫人曾氏登楼赏景,县令裴畹送来一盆兰花,香气四溢,因题楼名为“香祖楼”

  • 坦园六种曲

    清杨思寿(1835-1891)撰。杨思寿,字鹤俦,号蓬海、朋海、蓬道人,湖南长沙人。官至候补知府。他博学多才,兼工诗、词、曲、骈文,著述甚多,有《坦园丛书》十四种。《坦园六种曲》收传奇《姽婳封》、《桂

  • 四书大全汇正备解

    十六卷。是书题董喆、陈枚纂辑。董喆字二吉,江西金溪(今江西金溪)人。陈枚字简侯,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董喆先成备解稿本,寄陈枚参订,而陈枚也纂有《正汇合解》,互为参证,而成是书。卷首有宋衡序及董喆

  • 寒香馆文抄

    八卷。清贺熙龄(1787-1846?)撰。贺熙龄字光甫,号蔗农。善化(今湖南长沙)人。嘉庆年间进士,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该集八卷,其中卷一为杂著,卷二卷三为序跋,卷四为记,卷五为墓表志铭传,卷六卷七为

  • 水道源流

    五卷。清胡宣庆撰。胡宣庆,字余庵,星沙人。咸丰举人。著有《图史提纲》等书。《水道源流》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共五卷,主要考订直隶、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

  • 平妖传

    见《三遂平妖传》。

  • 玉鸡苗馆丛书

    八种,二十五卷,附录三卷。清邹凌翰编。邹凌翰高安(今江西省高安县)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丛书所收八种为清赵执信《声调谱》三卷、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一卷、梁钟嵘《诗品》三卷、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二卷、

  • 空华集

    二卷。《饮河集》二卷。《止啼集》一卷石头庵集五卷。明释如愚撰。如愚,字蕴璞,湖北江夏(今武汉)人。生卒年不详。出家后云游四方,寻居金陵碧峰寺,从诗僧洪恩学。周汝登、曹学佺、袁宗道兄弟皆与之游。是集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