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字学指南

字学指南

十卷。明朱光家(生卒年不详)撰。光家字谦甫,上海人。是书成于万历辛丑(1601年)。首二卷包括:(1)辨体辨音,(2)同音异义,(3)古今变体,(4)同音互体,(5)骈奇解义,(6)同体异义,(7)正误举例,(8)假借从译。自三卷以下,以韵隶字,并为二十二部。每部以一字调四声,如东董冻笃之类,各标一字为纲,把同音之字列于其下,如从东、懂从董、栋从冻,督从笃之类。大抵以章黼《韵学集成》为底本,所不同的是,《韵学集成》聚四声于一韵,仍各自为部,此书则四声参差连贯,并为一部。前二卷漫无考证,如斷断、燈灯、來来,皆上正下俗,却谓“断音短,断音段”,“燈为灯笼,灯为灯火”,“來为往来,来为来牟”,以臆强为分别,毫无根据。《四库提要》据浙江巡抚采进本著录于《存目》中。

猜你喜欢

  • 春秋内传古注补辑

    三卷。清冯明贞撰。明贞,慈溪(今浙江慈溪)人。该书辑录汉、魏学者对《左传》的解说,以补前人辑录之未备。有光绪己丑(1889)味义根斋刊巾箱本。

  • 明史纪事本末补遗

    六卷,谷应泰著。谷应泰见《明史纪事本末》条,又有《明史纪事本末备遗》二册,内分“辽左兵端”、“熊王功罪”、“插汉寇边”、“毛帅东江”、“宁锦战守”、“东兵入□”六篇,着重叙述明清关系。后来,以此六篇关

  • 初学艺引

    二十三卷。清李仕学(生卒年不详)撰。李仕学字亨敏,号逊斋,揭阳(今广东揭阳县)人。此书为其初学游艺而作,首篇为《格言》一卷,其余分六引,包括《文引》、《诗引》、《书引》、《画引》、《琴引》、《棋引》。

  • 音学全书

    三十四卷。清王起鹏撰。起鹏字芝兰,改名第兰,号苕若,新城(今河北新城县)人。乾隆己酉(1789年)举人,官湖北谷城县令。谓读《切韵指掌图》,恍然悟今所传之等韵即古之韵书,于是以类相求,用宋郑庠之说,以

  • 周礼李氏音

    一卷。晋李轨(?-619)撰,清马国翰辑佚。李轨有《周易音》,已著录。李氏《周礼音》既有古音,亦有转音,除为郑(玄)注作音外,亦为杜子春、二郑作音。作古音者,如《春官·序官》“乃立春官宗伯”,先郑注,

  • 梵番满蒙汉五体合璧贤劫千佛号

    一卷。清高宗(1736-1795在位)御制。高宗为其帝号,年号是乾隆,姓爱新觉罗,字弘历。乾隆在位时期正值清朝处于“康乾盛世”。出于政治目的,乾隆帝御制此五体佛书。即一经五体佛书。其中梵番满蒙汉分别指

  • 四书正事括略

    七卷。附录一卷。清毛奇龄(1623-1713)撰。奇龄字大可,一字齐于,号西河,浙江萧山人。清学者,著有《分经集文集》、《经集》五十种。是书系奇龄嗣子与门生就其所著《经集》及有关《四书》的讲录汇集而成

  • 楚辞释韵

    一卷。清蒋曰豫(1830-1875)撰。蒋曰豫,字侑石,阳湖(今江苏阳湖)人。监生,直隶候补知县,工诗文篆隶,著有《问奇堂文集》、《诗经异文》、《楚辞释韵》等。此书名为《楚辞释韵》,实际只释《离骚》一

  • 保靖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林继钦修,袁祖绶等纂。林继钦,无锡人,曾任宝靖县知县。袁祖绶,石门人,保靖县训导。保靖县志,创修于雍正九年(1731)。其后一百四十余年间,屡经采辑,迄无所就。后邑举人罗经番有续辑志稿

  • 尚书顾命残本

    一卷。此为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尚书·顾命篇》残卷,从“末命女”起,到“盥异”止,一共只有九行,可能是唐代卫包改字之前的古本,其中“”、“誉”、“”、“”、“行”、“”、“启”等字,都很象是隶古定的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