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太平天国丛书第一集

太平天国丛书第一集

二十二种,二十八卷。民国萧一山(1902-1978)辑。萧一山,江苏铜山人,曾于北京大学等校任教,1948年去台湾。著有《清代通史》等。清王朝对太平天国文献大加禁毁,有关太平天国的记载也颠倒黑白、假造事实,所以后人多从当时传教士所保存的资料及野史稗说中,搜求真实史料。萧一山远涉重洋于英国广收文献,辑成是书,有关太平天国之重要文献,大部分收入丛书中,是研究太平天国史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二十二种为《天父上帝言题皇诏》一卷、《旧新遗诏圣书样本》一卷、《天条书》一卷附改正本《天条书序言》、《太平诏书》(《原道救世诏》一卷、《原道醒世诏》一卷、《原道觉世诏》一卷)、《太平礼制》一卷、《太平军目》一卷、《太平条规》一卷、《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新历》一卷、《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新历》一卷、《幼学诗》一卷、《太平救世歌》一卷、《诏书颁行论》一卷(吴容宽等撰)、《天朝田亩制度》一卷、《天情道理书》一卷、《御制千字诏》一卷、《行军总要》一卷、《天父诗》五卷、《醒世文》一卷、《王长次兄亲目亲耳共证福音书》一卷、《钦定士阶条例》一卷、《幼主诏书》一卷、《钦定英杰归真》一卷(洪仁玕撰该书为偶得于扬州书肆。)有民国二十四年(1935)国立编译馆影印本。

猜你喜欢

  • 表记集传

    四卷。明黄道周(其生平详见“月令明义”条)撰。是书为崇祯十一年(1638),黄道周官少詹事时所进《礼记》注五篇之二。《表记》为《礼记》篇名;黄道周《自序》有言,古者窥测天地日月,皆先立表。《表记》之名

  • 唐诗鼓吹

    十卷。未著编辑者名氏。据赵孟頫序称,为金元好问所编,其门人中书左丞郝天挺注。但据清人陆贻典考证,郝天挺既非元好问之门人,亦非中书左丞;二则王士祯在《池北偶谈》又提出金元间有两天挺之说,以陆贻典之考为失

  • 畿辅丛书

    一百八十二种,一千三百六十八卷。清王灏编。王灏字文泉,号坦甫,直隶定州(今属河北省)人。咸丰年间举人。家藏书甚多,立志编辑畿辅先贤遗著,乃广搜博采从古至清著作,并清钱恂为之校定,请王树楠胡景桂负责刻刊

  • 苕香楼诗集

    一卷。清许淑贞撰。许淑贞,生卒年不详,字兰仙,贵州金筑(今贵阳)人,许秀贞之妹,都匀陶允升之妻。此书有道光二十六年(1846)宝翰楼刊本。附于许秀贞《枣香山房诗集》之后。

  • 中兴小历

    即《中兴小纪》。

  • 宫闺小名录

    四卷。后录一卷。清尤侗(1618-1704)撰。尤侗字同人,号悔庵。江苏长洲人。尤侗少博闻强记。康熙十八年中博学鸿儒科,授翰林院检讨,分修明史,著有《鹤栖堂集》。本书为补陆龟蒙、洪适、王铚、温豫等诸录

  • 参同契章句

    一卷。清李光地(详见《周易观象》)撰。前人研究《周易参同契》者,多依彭晓、朱熹、陈显微、陈致虚等家注本。自明代杨慎称掘地得石函中《古文参同契》以后,最早有明代蒋一彪依杨慎本作《古文参同契集解》。据杨慎

  • 月波洞中记

    二卷。不著撰人。此书见于宋郑樵《通志·艺文略》,为一卷,称老君记于太白山月波洞,凡九篇。晁公武《读书志》所言与郑樵基本相同,只是又说此书系唐任逍遥得之于太白山月波洞石壁上。今所传本系《永乐大典》所载。

  • 武备志

    二百四十卷。明茅元仪(1594-约1644)撰。茅元仪,字止生,号石民,归安(今浙江湖州)人。祖茅坤,嘉靖进士,累官广西兵备佥事,好谈兵。父国缙,万历进士。累官监察御史,终南京工部郎中。元仪幼承庭训,

  • 游天井峰记

    一卷。清罗泽南撰。罗泽南(1808-1856),字仲岳,号罗山,湖南湘乡人。清末,湘军将领。咸丰三年(1853)与曾国藩办团练,扩编为湘军。奋战皆捷,积功至布政使。其深得曾国藩器重,后因援武昌被太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