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国朝耆献类征初编

国朝耆献类征初编

七百二十卷。贤媛类征初编十二卷。清李桓(生卒年不详?)撰。桓字黼堂,湖南湘阴人,官至江西布政史。该书专辑天命元年(1616年)至道光三十年(1850年)八朝史传及私家记述。书中首列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及嘉庆十七年(1812年)续修各表传,以下依次为宰辅、卿贰、词臣、谏臣、郎署、疆臣、监司、守令、僚佐、将帅、材武、忠义、孝友、儒行、经学、文艺、隐逸、方技,共十九类。《贤媛初编》分孝、敬、慈、节、烈、义等六类。并为述意一卷,总目二十卷,通检十卷,同姓名录一卷。十五年完成。人数逾万,事迹颇详。且依类编排,便于寻检。惟时有门类混淆之处。现有光绪十年(1884年)刻本。

猜你喜欢

  • 大泌山房集

    一百三十四卷。明李维桢(1547-1626)撰。李维桢,字本宁,京山(今属湖北)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进修撰,官至礼部尚书。善文,所作甚多,著有《史通评释》、《大泌山房集》等。

  • 左氏君子例

    一卷。宋李石(详见《方舟易学》)撰。左氏《春秋传》多有“君子曰”,林栗认为是刘歆所加,而李石则认为“似出左氏品藻”,是圣人示后学以褒贬大法,故录七十三条,为《君子例》。又以《圣语例》三十二条附于其后。

  • 易例

    ① 二卷。清惠栋撰。惠氏《周易述》目录中曾列有《易微言》等七书,除《易微言》附刊于卷末,其余并有录无书。此书即其七书之第三种。乾隆间于潮阳刊版单行。此书最后一条说:“《坤·文言》述坤云妇道也,妻道也,

  • 字略

    一卷。北魏宋世良(生卒年不详)撰。清任大椿辑。世良字元友,广平(今属河北)人,官至清河太守。《北史·宋世良传》云:“世良强学,善属文,撰《字略》五篇。”《字略》早已亡佚,《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

  • 志道集

    一卷。宋顾禧(约1131年前后在世)撰。顾禧字景繁,自号痴绝叟,吴郡(今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居于光福山,闭户诵读,不求仕进。后筑室邳村,称之为漫庄。曾与吴兴施宿注苏轼诗。著有《志道集》。是集为顾禧殁

  • 太原段帖

    四卷。清段叔玉(生卒年不详)刻博山书。段叔玉,生平不详,为傅山的同乡后辈,工于刻石,为傅山之子傅寿髦所赏识,学傅山书,故收藏甚多。该帖刻成于康熙癸亥,此帖中皆为傅山七旬以后所收,多录古人诗文,自书较少

  • 禅月集

    二十五卷。《补遗》一卷。唐释贯休(832-912)撰。释贯休字德隐,姓姜氏,兰溪(今属浙江省)人,禅月大师。《禅月集》又名《西岳集》,为唐诗别集。旧本题曰:梁人,释贯休初以乾宁三年(896)依荆帅成讷

  • 大学指归

    二卷。附考异一卷。明魏校撰。魏校事详《周礼沿革传》。此书乃解《大学》之作,首一卷以古篆写《大学》古本正文,后一卷乃《指归》一卷。其中篆字多有杜撰之字,议论也多附会朱、王之言,而无所发挥。《考异》一卷,

  • 玺召录

    一卷。明李日华(1565-1628)撰。日华事迹见《梅墟先生别录》条。该书主要记载作者于天启五年(1625)被召为尚宝司司丞时赴京途中的所见所闻所历。按日记载,始于二月二十四日,终于四月十五日,体例仿

  • 太平广记

    五百卷。宋李昉(925-996)等奉太宗之命编纂。李昉北宋文学家,字明远,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人。五代后汉乾祐进士,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加中书舍人。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