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十四经通考

十四经通考

不分卷。未标明撰写者,只署“式楹”,根据卷首序言,“式楹”当是其字,序末有“白下星符氏记”,也不知姓名。本书虽然题名为《十四经通考》,实际上只有《礼记》类、《尚书》类、《四书》类、《春秋》类四类。《礼记》类礼经传授源流分为上下卷,王制、里亩二数分为上下卷,《礼记》释、注也分为上下卷。《尚书》类、《四书》类、《春秋》类都不分卷。其中《礼记》类“汉经源流辨”、“月令明堂位”、“乐记”三篇,辨论颇为详核。“释注”有序,称乃是柘塘氏所著,仍不详为何人。本书所作考论,大约意在发明郑学。《尚书》类只有《禹贡》一篇,追溯经文,断定“三江既入”,指的不是松江、娄江、东江,也不是北江、中江、南江,进而考定“震泽既定”中“震泽”指的是“太湖”,“九江孔殷”中“九江”指的是“浔阳江”而非洞庭,如同老吏断狱,要言不烦。《四书》类只有“亚圣年谱”,《春秋》类也只有孔子出生年、月、日和岁次,似乎与书名《十四经通考》不太相称,或者是书已残佚,或者是尚未成书。书中也有疏漏之处,如“逾境为坛位”释注,引《周礼》大司马注,“坛”读如同墠之“墠”,并考据说,《离骚》《九章》“燕雀乌鹊巢堂坛兮”注也读如“墠”。按,《郑风》“东门之墠”,释文:“‘墠’”作‘坛’,坛音善,依字当作墠”,正义也认为各本都作“坛”,读音为“墠”,属古字通用。这是显证而未加引用,不免疏漏。有嘉庆间刊本。

猜你喜欢

  • 自警编

    九卷。宋赵善璙(生卒年不详)撰。赵善璙,宋太宗七世孙,家于南海(今广东广州)。端平(1234——1236)中曾任江州知州,其余事迹不详。此书主要编辑宋代名臣大儒嘉言懿行可为法则者。全书共分学问、操修、

  • 毛郑诗斠议

    一卷。清罗振玉撰。罗氏摘取《史记》、《汉书》、《文选》、《初学记》和倭刻原本《玉篇》等书中的有关内容,来校对现存的版本,从而修正了今本许多错误,并且还考证传笺之例,对文字详加解释,对于诗经的研究颇有功

  • 长兴集

    十九卷。宋沈括(1031-1095)撰。沈括,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仁宗嘉祐进士。编校昭文书籍,为馆阁校勘,删定三司条例故事。神宗初,提举司天监,改制浑仪、景表,编《奉元历》。

  • 江表志

    三卷。宋郑文宝撰。郑文宝(953-1918)北宋汀州宁化(今属福建)人,字仲贤,一字仲玉。太平兴国八年进士。仕南唐,官至校书郎。入宋,久督西北边军粮运,官至陕西转运使。曾献《河西陇右图》。多次参与对西

  • 孙恺阳先生殉城论

    一卷。明蔡鼎(生卒年不详)撰。鼎撰有《孙高阳前后督师略》,该书即前书之续,专记孙高阳阖家殉难之事,所叙简略。现有《荆驼逸史》本。

  • 农务化学简法

    三卷。美国固来纳(生卒年不详)撰,英国付兰雅口译,清王树善笔述。固来纳,纽约人,从小学习农业知识,对农学有一定研究。《农务化学简法》主要论述植物与肥料之间的关系、肥料的制造及肥料对植物产生作用的原理等

  • 易学饮河

    八卷。明张纳陛撰。纳陛字以登,号文石,江苏宜兴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礼部主事,详情附见《明史·顾允成传》。该书只解上下经,每卦都注明互体,却并不怎么阐发互体之义。如解“亢龙有悔”,取邹德

  • 姬侍类偶

    二卷。宋周守忠(生卒年不详)撰。周守忠号庵。宋宁宗嘉定初前后在世。著有《古今谚》一卷,《姬侍类偶》二卷,《养生杂纂》二十二卷附《月览》二卷,并传于世。此书成于嘉定庚辰。有朝奉大夫郑域中所作的序和周守忠

  • 馔史

    一卷。作者不详。旧本题曰元人,恐怕也是猜测之词,不足为信。是书主要内容为杂记饮食故事。其书所用资料,大多数来源于《酉阳杂俎》、《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书,大多数是常见的故事。此书本来名为《馔史》

  • 易学阐元三篇

    无卷数。清姚配中撰。此书详见《周易姚氏学》。有《花雨楼丛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