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两京遗编

两京遗编

五十七卷。明胡维新(生卒年不详)撰。胡维新,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县)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官广西右参议。万历年间,胡维新任大名道兵备副使,以当地为古赵魏之邦,文学素盛,便与好友原一魁合作,编辑此书。原一魁在此书后序中讲了编辑此书的经过。序云:“明兴,因沿胜国之陋,调靡而不振,词采而不新,盖于观无当焉。弘、正之间,异人并出,玄构绮缀,希步作者,迄于今百余年,而家家以东西京为嚆矢矣!然自《史记》、《汉书》、《文选》而外,世不能概睹;即睹之,不能得善本也。惟是观察胡公,实用慨焉。一日命余曰:‘陆贾、贾谊辈,业已著书名世,成一家言矣,若能检付剞劂,与《史记》、《汉书》、《文选》并行于世乎?则此数子为不朽矣!”于是他们共同搜辑,共得书十二种,捐金偿梓,约二载余,杀青始就。所刻者,《新语》二卷;《贾子》十卷;《春秋繁露》八卷;《盐铁论》十卷;《白虎通》二卷;《潜夫论》二卷;《仲长统》一卷;《风俗通》十卷;《中论》二卷;《人物志》三卷;《申鉴》五卷;《文心雕龙》十卷。认为“两京文尽于此”。又因所收均属汉代之文,因而总称之曰《两京遗编》。《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为十一种,无《春秋繁露》,所据内府藏本,或有残缺。这里应指出的是,《人物志》的作者刘邵是魏人,《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是梁人,均非汉人,但其书亦引入,是因编辑者“以其文似汉而进之也。”明朝嘉靖、万历以来,大名地方刻书之风盛行,且所刻之书,皆有经济实用。此书对于所收之书,疑则疑,缺则缺,绝不妄为增删一字,完全保存了原书原貌。又因所据皆善本,因此较其它杂编丛书更显略胜一筹。有明万历间刻本,十八册,现藏于北京图书馆。书首有胡维新万历十年(1582)序。另有《元明善本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卧月轩稿

    三卷。明顾若璞(约1635前后在世)撰。顾若璞,字和知,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上林署丞顾永白女。督学黄荫庸长子茂悟之妻。生卒年不详。若璞生而夙慧,幼读诗书,丈夫茂悟若璞亦工于古文辞,早卒,遗二子,赖若

  • 梅溪集

    五十四卷。宋王十朋(1112-1171)撰。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县)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授绍兴府签判,除著作郎。孝宗即位,知严州,除侍御史。上疏论史浩八大罪,使浩

  • 片石斋尽余诗草

    四卷。清马士琪撰,马士琪,生卒年不详,字韫雪,河南祥符人,(有书作四川西充人)。马云锦之女,晋城知县祥符张应垣之妻。清代诗人。性喜读书,至老不辍。诗有风骨。其诗《齐云楼》云:凭栏天际荡心胸,一片云飞接

  • 坦园六种曲

    清杨思寿(1835-1891)撰。杨思寿,字鹤俦,号蓬海、朋海、蓬道人,湖南长沙人。官至候补知府。他博学多才,兼工诗、词、曲、骈文,著述甚多,有《坦园丛书》十四种。《坦园六种曲》收传奇《姽婳封》、《桂

  • 永宁州志

    十六卷,清李重发修,高日华、联丰增修,刘汉镇增纂。李重发,云南鹤庆州人,进士,道光五年(1825)任知州。高日华,号蔚青,云南昆明人,进士,光绪八年(1882)任知州,倡修州志未成,移置柳城,不及一月

  • 宋史新编

    二百卷。明柯维骐撰。柯维骐字奇纯,莆田(今属福建)人。嘉靖癸未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未任事而归。在家隐居三十年,乃写成此书。计本纪十四卷、志四十卷、表四卷,列传一百四十二卷。纠谬补遗,亦颇有所考订。但

  • 便民图纂

    十六卷。无编者姓氏。《明史·艺文志》及《中国丛书综录》均著录为明邝璠撰。但据近人研究认为,此书并非成于一时一人之手。邝璠,字廷瑞,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本属农书类,但由于书中所记内容“旁及祈福、择日及诸格

  • 稷香馆丛书八种

    二十七卷。吴瓯编。吴瓯,生卒年不详,字伊贤,辽宁省辽阳市人。研治文字训诂之学。吴氏荟萃清代名家考订《说文解字》的稿本八种,用原书影印,题名《稷香馆丛书》。《说文疑》十二卷,原为清藏书家丁丙(1832-

  • 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

    见《七国春秋平话后集》。

  • 筠连县志

    十六卷,清程熙春修,文尔炘纂。程熙春,曾任筠连县知县。文尔炘,举人。筠连县,有志始于康熙年间,为县令丁林声所修。雍正年间县令陈善纲、乾隆年间县令王凯亭先后重修,然仅为抄本,为付梓刊行,至是始增辑付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