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西洋考

东西洋考

十二卷。张燮撰。张燮(1574-1640),字绍和,别号海滨逸史。福建漳州龙溪(今福建龙海)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举人。以博学知名于时。由于当时海外贸易的需要,张燮应海澄县令陶熔之请撰写了《东西洋考》。这部相当于海外贸易通商指南的书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完成。并由漳州地方官主持刻印出版。此书共分十二卷,包括《西洋列国考》四卷,《东洋列国考》一卷,《外纪考》一卷,《饷税考》一卷,《税琇考》一卷,《舟师考》一卷,《艺文考》二卷,《逸事考》一卷。包括了漳州地区海外贸易的各方面情况。它详细介绍了当时东西洋二十余国的历史沿革及山川、物产、贸易往来及进入我国港口内各国商船的货物种类、税收制度。特别是根据沿海舟师们的经验记述下有关航海的情况,如航程、航路、气象、潮汐等,对我国航海史,交通史研究有重大意义。此外,书中还记有关于台湾的材料。明时,台湾已被收复。故书中将台湾称为“东番”,列为《东洋列国考》的附录。对台湾人民生活、经济状况、地理风貌、社会习俗等,做了详尽的介绍,但由于作者本人未曾到过海外,书中所记是大量地利用了当时的档案文件、邸报材料及私人采访正理而成。故内容难免有失实的地方,又因作者仅从漳州这一地区来看待海外贸易及与海外诸国的关系,也难免失之全面。此书是在地方官的主持下编撰,故也带有一定的官方色彩。尽管如此,它所记载的内容仍不失为中外关系史及中国南洋交通史的珍贵资料。此书有明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本、《惜阴轩丛书》本、坊刻本等。

猜你喜欢

  • 宋史纪事本末

    一〇九卷。陈邦瞻撰。陈邦瞻(?-1623年),字德远,高安(今属江西省)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官吏部稽勋清吏司郎中,后出为浙江参政,擢福建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分理彰德诸府,又为两广巡

  • 大鄣山人集

    五十三卷。明吴子玉撰。吴子玉,字瑞谷,安徽休宁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中贡生。此集中分体二十,皆以某部为题。其叙事,志略、说谱等目,均为自拟。是集初刻于隆庆年间,题《吴瑞谷集》,只十六卷。集前有何其贤序。

  • 琵琶行传奇

    一卷。清赵琴斋(生卒年不详)撰。琴斋乃字,名不详,连城(今属福建)人。据乾隆五十一年(1786)作者自序及其弟赵继曾卷末跋文和题词,知其兄弟二人同寓九江,怀才不遇,相对愁苦,作曲以自况。杂剧《琵琶行》

  • 诵余稿

    八卷。明徐袍(约1549前后在世)撰。徐袍,字仲章,号白谷。浙江兰溪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三年(1534)举人,官工部主事。徐袍钻研经史,尤精于《易经》,从学人亦都知其为名士。其持身俭约,淡泊寡营。身

  • 埤仓

    一卷。魏张揖撰。参见《三仓训诂》。是书于《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均著录为三卷,而宋以来官私志目皆不见载,当是亡佚于五代动乱之际。然晋梁以迄北宋的传注,字部、类书、释典,

  • 诸城县续志

    二十三卷。清刘光斗修,朱学海纂。刘光斗字错山,海城人,进士出身,道光八年(1828)任诸城县知县。朱学海,举人出身,富平人,候选知县,刘光斗掌诸城后,见邑志自乾隆二十九年(1764)知县宫懋让重修后,

  • 左传翼服

    一卷。清胡匡衷(详见《周易传义疑参》)撰。《左传》自杜预《春秋经传集解》行,贾逵、服虔诸家之注遂湮没无闻。孔颖达撰《春秋左传正义》,主杜注而驳贾、服,胡匡衷认为不是持平之论。他认为现在流传的杜预注文,

  • 博望山人稿

    二十卷。明曹履吉(约1631年前后在世)撰。曹履吉,字之甫,安徽当涂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官至河南提学佥事。著有《博望山人稿》。是集凡二十卷。诗六卷,文十一卷,尺牍三卷。刻于崇

  • 百宝总珍集

    十卷。作者不详。根据书中所记内容考察,可能是南宋时期临安市场商人所编辑。书中所记的金银、珍珠、玉石以及器物用品等等,一一详载其产地、价值、及其真伪形状。每种器物之前载有七言绝句一首,词语繁琐、庸俗。书

  • 毛诗古音谐读

    五卷。清杨恭桓撰。恭桓字穆吾,广东梅县人。生平事迹不详。作者以为诗三百篇除《周颂》外多字顺音谐,无句不韵,而今人却多不辨误读,故而在谐韵之处一一标明。另又指出大量的同音假借之本字。韵部相近而易误读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