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清朱江撰。朱江字东注,江都(今扬州)人。该书成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其凡例称该编原为便举子业,凡可备大小试题者著其精意,其余的只存经文。这可能是乡塾课蒙之本。《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二十二卷。清迮鹤寿(1773-?)撰。鹤寿字兰宫,江苏吴江(今江苏吴江)人。著有《齐诗翼氏学》、《帝王世纪地名衍》。是书有《正经界》六卷,《班爵禄》十六卷。《正经界》有凡例七则。分夏九州经界、夏九州分
一卷。清史致准(详见《尚书绎闻》)撰。致准字伯平,阳湖(今江苏常州)人,同治中曾在云南作官。他自称曾经读《左传》,有疏解数十条,大半已经遗忘,把还记得的录出,成《读左评录》一卷。此书是史致准的读书笔记
十卷。晋张华(232-300)撰。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县南)人。西晋文学家。张华少孤苦贫穷,曾以牧羊为生。魏末曾任佐著作郎、中书郎等职,入晋后任黄门侍郎。晋武帝与羊祐等共谋伐吴,遭群臣反对
共四卷,《仓颉篇校正》三卷,《补遗》一卷。清梁章钜(1775-1849)撰。章钜字闳中,晚号退庵,福建长乐人。嘉庆七年(1802)进士,官至江苏巡抚。综览群书,熟于掌故,著有《文选旁证》、《制义丛话》
二卷。订讹一卷。清臧庸(1767~1811)撰。臧庸本名镛堂,字在东,又字用中,号拜经,清经学家臧琳的玄孙,江苏武进人。臧庸受业于卢文弨门下,并从钱大听、段玉裁等讨论学术,治学根据经传,加以剖析,按照
二十六卷。清王喆生(约1697年前后在世)撰。王喆生,字醇叔,一字素岩。江苏昆山人,生卒年均不详。初师朱用纯,后游长洲彭定求之门,好读书,重行检。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授编修,后充会试同考官,
一卷。《附录》一卷。宋张先(990-1078)撰。张先字子野,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晏殊曾辟为通判,又尝知吴江县,官至都官郎中,故有“桃李嫁东风郎中”及“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
六卷。民国吴树荣。树荣,吴兴(今浙江吴兴)人,著作还有《续公羊墨守》三卷,《续穀梁废疾》三卷。该书论《左传》之谬有六点:(1)《左传》不是编年体史书;(2)《左传》没有释经的体例;(3)《左传》有后人
一卷。清胡翔瀛撰。翔瀛字峄阳,山东即墨人。康熙时贡生。此书由作者自序,胡氏认为周易六十四卦皆与日常生活相关,是修己治人之道。此书是为家塾训蒙之书,仅取六十四象以示易学之门径,文中间或附有其于洛闽之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