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三湘丛事录

三湘丛事录

一卷。明蒙正发撰。蒙正发字圣功,崇阳人(今湖北崇阳县人),生卒年月未详。明末仕至给事中,与王夫之交厚。隆武乙酉(1645年)蒙正发于蒙阳起兵抗清,后至湖南,依督师何腾蛟,巡抚章旷题为参军,决策机务。抗清失败后,郁郁而终。蒙正发善诗文,后人辑有《崇阳蒙先生遗集》。《三湘从事录》记隆武、永历两朝,蒙正发从何腾蛟等抗清事迹,事涉湖湘而述全局,故称《三湘从事录》。叙事始于乙酉(1645年)大顺农民军刘体纯、王进才等联明抗清,克岳阳、抵汉水,俨然有中兴气象;至永历二年(1648年)何腾蛟未能安抚诸部,调辑主客之兵,丧失民望,且御敌失宜,使清兵破湘潭,以身殉国而止。书中历述清初何腾蛟、章旷等在湖南一带用兵事,于抗战事迹记载尤详。蒙正发身历行间,故记述真切,足表现何腾蛟、章旷等人之忠勇气节,运筹有方之干练。且颇有见地,对何腾蛟等不能团结主客之兵,明季官军张先璧等横行掳掠,军民不能一致,终于失败,也能实事求是地记载。但书中对农民军颇多曲解及诬蔑之词,视农民军为“响马”,未能辨别是非,显然反映了作者的阶级局限性,因此也未能找出抗清失败的根本原因。《三湘从事录》为笔记体,有注释。蒙正发撰后,授与王夫之作序。原书又有章旷之子章有谟识,云检诸旧帙,拭而编次,遂以《三湘从事录》记名。书后又附有无名氏跋。清光绪年间,金永森得之于蒙正发后裔,据云传抄讹漏甚多,不可开读。遂取明季记载与书中相涉者,校储注释,刻之于《崇阳蒙先生遗集》中,并为序言及凡例于前。据此可知,今所传本中注释文字,即金永森所作,而非蒙正发原文。金永森刻此书,一则是其有益于经世之学,二则是想以此书鼓励当时率土之士能象蒙正发那样效尽愚忠,这些在注释文字中均有反映。《三湘从事录》有《屑玉丛谈》本、《崇阳蒙先生遗集》本、《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本、《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本。

猜你喜欢

  • 舟觏杂剧

    一卷。一折。清李慈铭(1830-1894)撰。李慈铭生平详见《白华绛柎阁诗集》(辞目)。此剧系《桃花圣解乐府》二种之一。作于咸丰十年(1860),取材于唐人小说《支生传》,而将原小说之男主人公支生改为

  • 景行录

    一卷。旧题元史弼(1233-1318)编。史弼字君佐,自号紫微老人,蠡州博野(今河北蠡县)人。初侍世祖忽必烈,授管军总管,后历任扬州路达鲁花赤、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同知枢密院事、江西行省右丞、平章政事等

  • 忠经

    一卷。旧本题为汉马融(79-166)撰,郑玄(详见《周易乾凿度》)注。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人,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学家。曾任校书郎、议郎、南郡太守等。他遍注《周易》、《尚书》、《毛诗》

  • 高州府志

    十六卷。清王概、于殿琰纂修。王概,字成木,号约祁,山东诸城人,岁贡生,官至广东布政使。于殿琰,乾隆二十二年高州知府。旧志创修于明宣德五年(1430)郡守富敬,至雍正间三度续修。乾隆间王概任高廉巡道兼摄

  • 世说新书

    见《世说新语》。

  • 范围象教图

    见《圣学范围图》。

  • 竹素山房诗集

    三卷。元吾血衍(1272-1311)撰。血衍字子行,号贞白处士。钱塘(今属浙江)人。以讲学为生。另著有《晋史乘》、《周秦刻石释音》、《续古篆韵》、《学古篇》、《闲居录》等。此为诗集。“其诗颇效李贺体,

  • 新疆赋

    一卷。清徐松纂。徐松详见《新疆识略》。《新疆赋》乃徐松谪伊犁时所作。其于嘉庆十七年西出嘉峪关,由巴里坤达伊犁,历程四千八百九十里。二十年又丁役回疆,渡本素尔岭,由阿克苏、叶尔羌、达喀什噶尔,历三干二百

  • 素问直解

    九卷。清高世栻(生卒年不详)撰。高世栻字士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时家贫,笃志医学,从学于张志聪。著有《医学真传》、《伤寒论集注》等书。此书又名《黄帝内经素问直解》。高氏认为《素问》虽有多种注本,

  • 方洲杂言

    一卷。明张宁撰。生卒年不详。张宁字静之,号方洲,海盐(今浙江海盐)人。明代宗景泰五年进士,官给事中,出知汀州知府。他工书画,善诗文,著有《方洲集》二十六卷,《读史录》四卷,《奉使录》二卷与本书。此书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