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三侠五义

三侠五义

清石玉昆(详见《龙图耳录》)著。《三侠五义》又名《忠烈侠义传》,是清末著名的侠义小说。此书原为民间流传的评话,后经整理成一百二十回定本,于光绪五年(1879)首次刻印。首署“石玉昆述”,而序则称问竹主人原藏,入迷道人编订。从此,此书广为流传,后经晚清俞樾修订,删改第一回,改名《七侠五义》,流传更广。此书是在民间流传的包公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拯是古代清官的典型代表,他不畏权势、铁面无私、执法如山、断案如神,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本书写包拯的各种断案故事,写他以忠诚感化豪客,如三侠五鼠等,众豪客都是行侠仗义的忠勇之士,他们辅助包拯除暴安良,扶危济贫,剪恶灭强。全书塑造了包拯清正廉明,刚直不阿,爱民如子的形象,反映了社会上的豪勇之士维护正义清除邪恶的忠勇侠义精神,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思想认识价值。该书人物众多,情节复杂,但是却条理清晰,层次清楚;主要人物如南侠展昭和锦毛鼠白玉堂,性格鲜明,呼之欲出,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小说语言粗犷诙谐,简炼明快,具有讲唱文学的特色。为清代侠义公案小说较为著名的一部作品,在古代小说史上占有较重要的位置。《三侠五义》的版本较多,主要有清光绪五年(1879)北京聚珍堂活字本、光绪八年(1882)活字本等。今本有1956年上海文化出版社赵景深校订本和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本等。

猜你喜欢

  • 海野词

    一卷宋曾觌(1109-1180)撰。曾觌字纯甫,汴(今河南开封)人,著有《海野集》。宋孝宗在潜邸时,曾觌为建王内知客,常与觞咏唱酬。本书卷首《水龙吟》后阕有云:“携手西园,宴罢下瑶台,醉魂初醒。”即记

  • 四书臆说

    十二卷。清李锡书撰。锡书字见庵,山西静乐(今山西静乐)人。是书卷一说《大学》,卷二说《中庸》,卷三说《论语》、《孟子》,卷四、卷五、卷六泛论,卷七、卷八说孝、说道、说心、说理、说气、说性、说情、说才、

  • 新昌县志

    二十卷。清金城修,陈恢纂。金城,曾任新昌县知县。此志为民国八年(1919)铅印本。全书二十卷,分为:卷一舆图、建置,卷二山川、水利,卷三至卷四食货上下,卷五礼制,卷六氏族,卷七大事纪,卷八职官表,卷九

  • 味根轩韵学

    见“古今中外音韵通例”。

  • 周生子要论

    一卷。魏周生烈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周生烈姓周生,名烈,三国魏敦煌人,魏初征仕。明帝时注经传,多传于世。《论语义说》已著录。是书一名《周生烈子》,一名《周生子》。其内容,阐明尧舜、孔子之语。《

  • 荀子

    二十卷。荀况(约前319-前230)撰。荀况字卿,时人称之荀卿,汉人避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时赵国(今山西安泽县)人。曾多次游学于齐,三次为齐稷下学宫祭酒。后去楚投奔春申君黄歇。春申君被杀之后,他也被罢

  • 禹贡释诂

    一卷。清孙乔年(见《古文尚书证疑》)撰。孙乔年所著书除《古文尚书证疑》以外,还有《尚书今文集说》、《五经释诂》、《三正考》等。此卷《禹贡释诂》,即为《五经释诂》之一种,原为手稿藏于家中,至其孙孙仝严始

  • 清江碧嶂集

    一卷。元杜本(1276一1350)撰。本字伯景。号清碧。清江(今属江西)人。本读书能文,并经世致用,吴越岁饥,本上《救荒策》。江浙行省丞相忽剌术用其言,米价顿平。荐于武宗,召至京。不久,归居武夷山。文

  • 汉诗音注

    五卷。《汉诗评》五卷。清李因笃(1631-?)撰。李因笃字子德,又字天生,富平(今属陕西)人。明诸生。见天下大乱,走塞上访求奇士,与之报国,无应者。归而闭户读书,博闻强记。于经学方面造诣颇深。康熙间荐

  • 三国志传

    见《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