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丁辛老屋诗集

丁辛老屋诗集

十二卷。清王又曾(1706-1762)撰。王又曾名一作右曾,字受铭,号谷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帝南巡,召试,赐举人,授内阁中书。十九年(1754)进士,官礼部主事,改刑部主事。与同县钱载、祝维诰、万光泰、朱沛然等常相切磋、唱和,时称“秀水派”。而以他和钱载成就较高,时号“钱王”。其诗多吟咏景物和酬赠友人之作。在艺术上,他善于汲取前代诸家之长,融会变化,自成一家,受到袁枚、毕沅等的推重。其诗用语清新而警策,感情真挚而含蓄。毕沅序其诗集时称:“取材于众所不经见,用意于前人所未及发。”王又曾亦能词,象[酷相思]《饮芙蓉花下作》、[金缕曲]《简惺斋》等都写得颇有风致。著有《丁辛老屋集》二十卷。后其子复请钱载阅定此本。此集编年而不分体,刻于鄢陵官署。十一、十二两卷,则以所作词为附录。皆不及十之四五,而审择未当。其全集六百余首,番予曾点定,则此非又增之全,其诗当不止此。《湖海诗传》选录其诗,如《和循初用章苏州自蒲塘驿驿驾经历山水韵》、《赵仲穆双松水榭》、《张穆画马行》、《凉夜》、《冒雨泛西湖小饮琴鹤楼》,皆此集所未载。其诗大都信笔直书,天骨开张,无绘句絺章之习,无哀感之音,无愤懑之语,虽清老苍秀,尚难与钱载比肩。毕沅谓:“又曾所独到者,则钱载亦当敛手下之。”所称似有过。有乾隆五十二年(1787)刊本。

猜你喜欢

  • 几何原本

    欧几里得撰。①六卷,明利玛窦(1552-1610)、徐光启(1562-1633)译。②十五卷,清伟烈亚力(1815-1887)、李善兰(1811-1882)译。①利玛窦,字西泰,意大利耶稣会教士,15

  • 情采编

    三十六卷。明屠本畯(生卒年不详)编。屠本畯,字田叔。鄞县(浙江宁波)人。官累太常典簿,南京礼部郎中。著有《闽中海错疏》等多种。是编选汉、魏至唐之诗,屠本畯在古诗、律诗之间,别立一名,谓之“声诗”,并以

  • 国朝画家书

    四卷。清蔡载福辑。蔡辑福,生卒年不详。字鹿宾,一作字寅伯,号鹿宾。浙江石门(今浙江崇德)人。蔡载福性喜书画,收藏有一百多位清代画家的书迹,张叔未为之审定题识,并与蔡载福之侄蔡少锋等于道光二十年(184

  • 诗经疏义会通

    二十卷。元朱公迁(生卒年不详)撰。朱公迁,字克升,乐平(今属江西)人。至正年间,曾任婺州、处州教授,晚年病归故里。曾题其室为“高明之所”,学者称为明所先生。著述除《诗经疏义会通》外,还有《四书通旨》、

  • 读管子札记

    三卷。清陶鸿庆(生卒年不详)撰。陶鸿庆著有《读诸子札记》,《读管子札记》是收入《读诸子札记》中的第六种。在《读管子札记》中,陶鸿庆阐述了自己对《管子》一书的看法,但有时根据己意妄改原文,出现错误。《续

  • 童蒙训

    三卷。宋吕本中(见《春秋集解》条)撰。吕本中出身于世代儒家,崇儒重道,故其所记多正论格言,师友遗文及立身、处世、读书、从政之言论,多警辟规勉,可以为训。大抵皆根本经训,务切实用,为旧时家塾训课之本。由

  • 四书集说

    二十八卷。明徐养元、赵渔同撰。养元字长善,渔字问源,都是唐山(今河北唐山)人,崇祯十六年(1643)同榜进士。此书汇集朱子《四书或问》及《四书存疑》、《四书大全》诸书以及诸家之说而成,讲解四书,无独到

  • 宛委山房诗集

    不分卷。清曹仁虎(1731-1787)撰。曹仁虎,字来殷,号习庵,上海嘉定人。乾隆年间进士,官至侍讲学士。工诗,著有《六书转注古义考》、《七十二侯考》、《宛委山房集》、《蓉镜堂文集》、《曹学士遗集》诸

  • 春秋诗话

    五卷。清劳孝舆撰。劳孝舆,字巨峰,一字阮斋,南海(今广东佛山)人,生卒年均不详。为“惠门八子”之一。雍正十三年(1735)拔贡。官至贵州知县,历知龙泉县,龙泉人为纪念他,建立劳公书院。才气豪放,学问赡

  • 会真记

    见《四山群仙会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