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渤海国

渤海国

唐代东北地区靺鞨粟末部联合其他靺鞨诸部和部分高句丽部所建的政权。靺鞨是居住在长白山和黑龙江之间的一个古老民族,先秦时称肃慎,汉称挹娄,南北朝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靺鞨有白山、黑水、粟末等部。粟末地居最南。武后圣历元年(公元698年)粟末首领大祚荣建立政权,称震国(亦称振国)。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唐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所部为忽汗州,大祚荣兼都督,从此去靺鞨号,专称渤海。渤海国按唐制建立政治、经济制度,使用汉文。开元七年,大祚荣死,其子大武艺立,是为武王。他积极向外扩展。最盛时辖境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东至日本海,南与新罗以泥河(今朝鲜龙兴江)为界,西至契丹。设在乌苏里江东岸一带有四府十一州,上京龙泉府在今黑龙江宁安县的东京城镇。渤海与唐王朝关系一直很好。五代后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为契丹所灭,共存二百余年。

猜你喜欢

  • 荆轲刺秦王

    战国末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即秦始皇)的故事。秦始皇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忧虑秦兵压境,乃派荆轲谋刺秦王。荆轲及其副手秦武阳携带秦国逃亡将军樊于期的头和督亢(今河北涿县东,跨有涿县、固安

  • 封狼居胥

    封,指积土为坛于山上,封以祭天。狼居胥,古山名。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将五万骑出代郡(治所在今河北蔚县西南)塞二千余里,绝大漠,共获匈奴七万余人,左贤王兵将皆败逃。霍去病率将士封狼居胥山(

  • 安西都护府

    唐在西域设置的最高统治机构之一。隋末唐初,西突厥控弦数十万,霸有西域,唐和西域的联系被隔绝。东突厥灭亡之后,唐开始和西突厥展开争夺西域的斗争。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唐降伏吐谷浑,打通了向西域用兵的

  • 北朝

    时代名。自公元420年东晋王朝灭亡到公元589年隋朝统一全国的一百七十年间,大致以江淮为界,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后人将此间江淮以南各王朝总称为南朝,江淮以北各王朝总称为北朝。北朝从公元439年北魏消

  • 区田法

    又称区种法。是把农作物种在带状低畦或方形浅穴内的一种园艺式的农作法。汉成帝时,汜胜之为议郎,曾以轻车使者的名义在三辅(汉代指京兆尹、右扶风、左冯翊地区)提倡种麦,获得丰收。他总结三辅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

  • 吴樾炸五大臣事件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决定派载泽、徐世昌、绍英、戴鸿慈、端方等五大臣赴日本及欧美各国考察宪政,企图打出“预备立宪”的招牌,欺骗群众缓和矛盾,稳固自身统治。对此资产阶级立宪派表示欢迎,广大革命

  • 应天书院

    宋著名书院。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故城)。因应天府旧称睢阳,故又名睢阳书院。原为五代末年名儒戚同文隐居讲学之所,生徒常百余人,范仲淹曾就学于此。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富民曹诚就其地建学舍

  • 荆门之役

    唐末黄巢起义军由广州北伐途中受挫的一次战役。乾符六年(公元879年)底,黄巢率数十万大军自广西桂林顺湘江而下,占领江陵城。旋即进军襄阳(今湖北襄樊),拟渡汉水北上。唐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与江西招讨使曹

  • 浮动地狱

    外国殖民者装运华工的船只,被拐骗上船的我国同胞,如处地狱之中,故被称为浮动地狱。第一次鸦片战争前,西方殖民者就开始秘密掠卖华工出国。随着鸦片战争失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西方殖民者掠卖华工的活动更加猖狂

  • 安武军

    1915年袁世凯准备复辟帝制期间,改任安徽巡按使倪嗣冲为安武将军,督理安徽军务,倪遂将所部称为安武军。倪嗣冲是北洋集团中反动军阀头目之一,曾卖力地支持袁世凯称帝;袁死后又拥护段祺瑞推行“武力统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