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武宗即位之争

武宗即位之争

元成宗去世后发生的皇位之争。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正月,成宗病逝, 无嗣。成宗生前多病, 卜鲁罕皇后多参与政事。此时, 卜鲁罕皇后与左丞相阿忽台等谋立安西王阿难答为帝,而右丞相哈剌哈孙等蒙汉官员则拥戴真金之孙、答剌麻八剌之子海山与爱育黎拔力八达。海山在成宗时总兵北边,屡败海都,数立战功,封怀宁王,此时仍驻戍阿尔泰山。其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及其母答己受卜鲁罕皇后受排斥,于大德九年出居怀孟(治今河南沁阳)。哈剌哈孙密遣使臣,北迎海山,南迎答己与爱育黎拔力八达母子。又收京师百司符印,封闭府库,称病卧阙,不署文书,以待海山兄弟。二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奉母入京。卜鲁罕皇后预定三月三日御殿听政。三月二日,爱育黎拔力八达率卫士入宫,诱捕阿难答,斩阿忽台等。爱育黎拔力八达监国,遣使北迎海山。海山闻报,领兵南下,五月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爱育黎拔力八达随母来迎。蒙古左右部诸王遂推海山即位,是为武宗。卜鲁罕皇后出居东安州(今河北安次西),赐死。六月,立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此次皇位之争遂告平息。

猜你喜欢

  • 三事

    西周王畿以内官员的总称,或称“三事大夫”。《令彝》铭文中, “三事”和“四方”对举,后者指畿外四方诸侯, 可知“三事”指畿内官员。《尚书·立政》: “立政:任人、准夫、牧,作三事”,是说“三事”包括任

  • 平治章程

    1900年6月(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进入高潮,英国在拉拢东南各省督抚搞“东南互保”的同时,策动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独立”割据。英国香港总督卜力授意香港议政局议员何启,与兴

  • 清口之役

    唐末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扬州)与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汴州)之间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乾宁四年(公元897年),朱全忠并兖、郓二州之兵,直下江淮。大将庞师古率军七万进驻清口(今江苏淮阴县西),将攻扬州。杨行

  • 收回利权运动

    清末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掠夺路矿权利的爱国运动。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进一步在中国掠夺铁路修筑权和矿产资源,各阶层人民掀起反对帝国主义“经济的瓜分”的收回利权运动。1904年(光绪三十年)粤汉铁路经过的

  • 高梁河战役

    又称幽州战役。宋初对辽战争中一次重要战役。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五月宋灭北汉,太宗乘胜率大军攻辽,企图一举收复幽蓟。但未作充分准备和严密军事部署。辽则经景宗时十多年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好转,政治清

  • 韩山童、刘福通起义

    元末北方农民大起义。因起义者以头裹红巾为标志,故又称红巾军大起义。领袖韩山童,原籍栾城(今河北栾城西),其祖父因传播白莲教谪徙广平永年(今河北永年东南)。领袖刘福通,颍州(今安徽阜阳)人。韩山童、刘福

  • 灵州战役

    宋、夏间一次重要战役。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七月,宋神宗采纳俞充、种谔之议,命宦者李宪及种谔、高遵裕、刘昌祚率陕西、河东五路兵及董毡所部吐蕃兵,分道大举进攻西夏。各路宋军初战均获进展。十月,会兵进

  • 京张铁路

    北京到张家口间的铁路,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路权,英、俄争夺不下,后以中国自办外人不得干预妥协。英俄估计中国无人无钱无力修造京张路,甚至扬言中国修京张路的工程师尚未出生。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

  • 云南回民起义

    1856—1872年(咸丰六年至同治十一年)间云南以回民为主并有汉、彝、傣等民族农民参加的反清起义。1856年(咸丰六年)云南临安(今建水)回族与汉族绅士因争夺楚雄石羊银矿发生械斗。当地清朝官吏暗中挑

  • 改土归流

    明清两代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政治措施。西南地区是苗、瑶、壮、彝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明初沿用元朝的土司制度,在这些地区任用少数民族上层分子担任各级长官,称为“土司”。土司衙门包括宣慰司、宣抚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