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冠县起义

冠县起义

义和团最早的反洋教武装斗争。梨园屯位于山东冠县北部直鲁交界处,从1869年(同治八年)法国在此设立教堂始,当地群众反洋教斗争即未曾间断。1886年(光绪十二年)起,以阎书勤为首的“十八魁” (人们对首先参加斗争的阎书勤等十八人的称呼)反对法国教士拆玉皇庙,修建教堂,进行武装护庙斗争十余年,后来又联合直隶威县沙柳寨人赵三多进行斗争。赵三多是直、鲁、豫三省交界闻名的梅花拳首领,广招徒众,以“患难相扶”、“反对洋教”相号召,声威日壮。“十八魁”便由红拳改习梅花拳。活跃在直隶威县、曲周、永年、平乡、邯郸、临清等地的梅花拳首领姚文起、朱九斌、刘化龙等与赵三多、阎书勤联合起来。赵三多把这九支梅花拳改为“义和拳”,策动起义。1896年4月2日(光绪二十二年二月二十日)义和拳在梨园屯亮拳比武,各路拳民三千余人连续亮拳三天,声势浩大,护卫教堂的清军不敢阻拦。山东巡抚张汝梅派冠县令曹倜招抚拳民。赵三多妥协,同意解散拳民。但以十八魁为首的拳民仍坚持斗争,张汝梅派清军弹压,并电请直隶总督裕禄会剿。清军护教抑拳的行径,使赵三多重新振作,并与十八魁重新会合。1898年10月(光绪二十四年九月)义和拳在冠县,蒋家庄(今河北威县)起义,揭出“助清灭洋”旗帜,首攻冠县、临清交界两教堂获胜,然后北上邱县,队伍扩大到五、六百人。张汝梅、裕禄派兵追缉,义和拳则兵分两路,在直东交界和直隶中南部地区坚持斗争。在沙柳寨与清军激战,伤亡二十余人,赵三多突围北上。此后官府为梨园屯教会重修教堂、抚恤教民,阎书勤、高元祥则率队打回梨园屯,压倒洋教势力。蒋家庄梨园屯起义是义和团反帝斗争的先声。

猜你喜欢

  • 密宗

    中国的佛教宗派。亦称密教、秘密教、真言乘、金刚乘等。自称受法身佛大日如来深奥秘密教旨传授,为真实言教,故名密宗。唐开元年间在中原传播,成为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主要经典是《大日经》、《金刚经》、《苏悉地经

  • 安重荣起兵反后晋

    五代时后晋高祖石敬瑭卖国求位、父事契丹的行径引起众多部将不满。后晋成德节度使安重荣虽系一骄横武夫,但不失爱国之心和民族气节。他耻于称臣契丹,每见其使者,必箕踞大骂,或派人暗杀之。又招致辽境内吐谷浑,契

  • 哀牢内属

    汉代哀牢人分布在今云南西部地区,经营五谷蚕桑,能织造精美丝织品和麻织物。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哀牢王贤栗(或作扈栗),向汉越雋郡太守郑鸿请求内属。光武帝刘秀封贤栗等为君长。从此,哀牢每年来京师朝

  • 元祐党争

    宋哲宗时统治阶级内部不同政治集团间的斗争。哲宗年幼即位,高太后临朝听政,遂废罢新法,排斥“新党” (即变法派)朝臣。旋以司马光死,旧党分化为程颐为首的洛党、苏轼为首的蜀党和刘挚为首的朔党等不同的政治派

  • 汉平南越

    秦末农民战争中,秦南海郡龙川(今广东龙川县西)县令赵佗,趁机拥兵割据,自立为南越武王。汉初,刘邦派遣使者封赵佗为南越王。高后时,赵佗发兵攻长沙国,自称南越武帝。汉文帝派使者到南越,赵佗表示愿长为藩臣,

  • 俄国撤兵条约

    见“交收东三省条约”。

  • 日俄战争

    日本与沙俄为争夺中国东北所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1904年2月(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日本在英美的支持下,突然袭击沙俄所侵占的旅顺口, 日俄战争爆发。经过一年多的战争,沙俄海陆军均遭失败, 日本虽占上风,

  • 郭威改革

    五代时后周太祖郭威在位期间(公元951年—954年)进行的改革。唐末、五代之际,武将悍夫把持朝政,统治暴虐,兵变屡兴,战争频仍,刑法苛酷,赋役繁重。辽军不断南侵,更加重了人民的苦难。郭威出身贫寒,了解

  • 张节起义

    孙吴时豫章农民起义。永安七年(公元264年)七月,豫章(治今江西南昌)郡人张节领导当地农民,举行起义,参加起义群众有万余人,后为孙吴政权镇压。

  • 庆历增币

    宋仁宗时辽对宋的外交讹诈事件。仁宗即位后,屡败于西夏。辽最高统治集团乃乘宋困敝进行讹诈:一面派大军压境;一面于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三月,遣使持国书至宋,以周世宗时所攻取的关南本后晋石敬瑭割予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