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节
指诗歌每句的最后一个节奏。按汉语诗歌的音节特点,脚节一般为每句的最末一个字。参见“节”。
指诗歌每句的最后一个节奏。按汉语诗歌的音节特点,脚节一般为每句的最末一个字。参见“节”。
宋赵蕃、韩淲选,谢枋得注。见《注解章泉涧泉二先生选唐诗》。
朱玉龙编著。中华书局1997年5月出版,为《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之一种,48.2万字。本书收录方镇,以境土在今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之内、且受五代十国爵命者为断。内容由“方镇年表”和“方镇附录”两部分组
【介绍】:见韩琮。
【介绍】: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其一诗句。谓隐士如幽兰生于空谷,不为人知,如云在高山自由舒卷,无拘无束。二句飘逸潇洒,为俗人所不能道者。《唐宋诗醇》卷五云:“二句,逸韵可赏,复有深味。”
飘动貌。韩愈《送张道士》:“宁当不俟报,归袖风披披。”
①辗转。韦应物《使云阳寄府曹》:“周旋涉途潦,侧峭缘沟脉。”②古代行礼时进退揖让的动作。《梁太庙乐舞辞·帝盥》:“庄肃?事,周旋礼容。”亦泛指交往;交际应酬。杜甫《哭韦大夫之晋》:“丈人叨礼数,文律早
在今湖北秭归县长江上。杜甫《奉送崔都水翁下峡》:“白狗黄牛峡,朝云暮雨祠。”白居易《发白狗峡次黄牛峡登高寺却望忠州》:“白狗次黄牛,滩如竹节稠。”
象声词。拨划水声。任华《怀素上人草书歌》:“翕若长鲸泼剌动海岛,欻若长蛇戌律透深草。”卢纶《书情上大尹十兄》:“海鳞方泼剌,云翼暂徘徊。”
【介绍】:唐代文学家。字君锡。莆田(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开成三年(838)进士及第。释褐为县尉。赵嘏有《送陈嘏登第作尉归觐》诗。大中十一年(857),为右补阙,以宣宗遣中使迎轩辕集,上疏谏之。官
白居易诗歌类别之一。白氏自编诗集,将其诗分为讽谕、感伤、闲适、杂律四类。他在《与元九书》中说:“或退公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者……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闲适诗多写景状物、遣怀酬答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