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翰林学士集

翰林学士集

许敬宗等撰。残存一卷,原系唐写卷子本。此卷原藏日本奈良东大寺东南大院,14世纪转藏于歧阜羽岛之真福寺。1612年,真福寺迁入尾张国(今属爱知)。1945年,寺毁于战火,此卷幸得保存,今存名古屋真福寺。此卷清末由陈矩影写携归,光绪十九年(1893)有贵阳陈氏影刻本,又收入《灵峰草堂丛书》。而以傅璇琮编《唐人选唐诗新编》本最为完备。此本共收唐太宗、许敬宗、郑元、于志宁沈叔安张后胤张文琮陆搢长孙无忌杨师道朱子奢褚遂良上官仪高士廉刘洎岑文本郑仁轨刘子翼等18人诗13题60首(另有许敬宗序1首)。附录《翰林学士集》原目、陈田序、日本森立之解题、傅云龙跋。

总集。编者不详。唐写卷子本,今残存诗一卷,墓志(下)一卷,原藏日本尾张国真福寺。清陈衡山奉使日本,购得《翰林学士集》诗一卷之传钞本,携回国内,光绪年间,由陈田影刊传世。这部诗文总集早在唐代就流传至日本,而华夏反而失传,所以历代公私书目均未见著录。它的题名是后人所加,原题名不详。陈田《翰林学士集景刊本序》云:“考翰林学士开元时始置,集皆初唐人诗,无缘得加此名。集有御诗而题翰林学士,亦殊不当。后人见集中多应制诗,遂妄以翰林学士题之耳。”所考良是。日本森立之《经籍访古志》及陈田序均疑是集乃许敬宗编集,然尚无直接证据。是集残本收诗六十首,计:唐太宗九首,长孙无忌四首,上官仪五首,杨师道褚遂良各三首,刘子翼二首,许敬宗二十二首,序一篇,岑文本刘洎朱子奢于志宁沈叔安张文琮、郑元、张后胤、陆、高士廉、郑仁轨各一首,失名诗二首。集中有四十八首诗、六位诗人,未见于《全唐诗》,是辑佚唐诗的原始资料;是集诗作文字较《全唐诗》优胜,诗题下所列撰人官衔,或可与两《唐书》印证,或可补两《唐书》之缺失,足资校勘考证,颇有学术价值。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唐人选唐诗新编》以陈田影刊本为底本校印。

猜你喜欢

  • 褚琇

    【介绍】: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先天元年(712)曾任富平主簿。后由试给事中、上柱国改守给事中,出为常州刺史。《全唐诗》存诗1首。

  • 八公山

    山名。在今安徽省淮南市西,北有淮水,东有淝水。相传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八公曾登此山,故名。东晋太元八年的淝水之战,谢玄大败前秦苻坚,苻坚登城远望,心惊意乱,因有“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故事。刘禹锡《寄

  • 柏陵

    帝王后妃陵墓。多植柏树,故称。李贺《官街鼓》:“汉城黄柳映新帘,柏陵飞燕埋香骨。”

  • 潘郎

    ①指晋代潘岳。岳少时妙有姿容,文才超群,人称“潘郎”。后亦美称才貌俱佳之士。刘商《赋得射雉歌送杨协律表弟赴婚期》:“杨生词赋比潘郎,不似前贤貌不扬。”杨巨源《见薛侍御戴不损裹帽子因赠》:“潘郎对青镜,

  • 杜俨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天宝初官新安丞。芮挺章选其诗一首入《国秀集》。《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国秀集》目录。

  • 锦亭

    指成都锦江亭。杜甫《古柏行》:“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 襄王梦

    传说楚襄王游高唐,梦见巫山神女“愿荐枕席”,“王因幸之”。神女自言居于巫山之阳台,朝为行云,暮为行雨。见战国楚宋玉《高唐赋》、《神女赋》。刘沧《题巫山庙》:“婵娟似恨襄王梦,猿叫断岩秋藓稀。”后亦以“

  • 湘君

    湘水之神。或认为为男性。或认为为女性,即舜二妃娥皇、女英。韩愈《黄陵庙碑》认为独娥皇得称湘君。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之一:“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温庭筠《郭处士击

  • 任子

    指任公子。张祜《酬答柳宗言秀才见赠》:“任子偶垂沧海钓,戴逵虚认少微星。”参见“任公子”。

  • 万俟造

    【介绍】: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德宗贞元十三年(797)进士。《全唐诗》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