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山魏昌人,字越石。曾任并州刺史,后拜大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为抗击石勒、刘曜的名将。能诗,为“二十四友”之一。为段匹䃅所害。见《晋书·刘琨传》。武元衡《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南依刘表北刘琨,征
香草和臭草。喻指贤愚、美恶等。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因疾鼻又塞,渐能等薰莸。”
【介绍】:赵嘏作。见《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
【生卒】:?—830【介绍】:唐代诗人。京兆奉天(今陕西乾县)人。长庆元年(821)进士及第。大和三年(829)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从事。次年,当地军乱,存约与节度使李绛同时遇害。《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
【生卒】:?—834【介绍】:唐代诗人。字重易。博州博平(今山东茌平北)人,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排行二十四。崔护弟。元和二年(807)进士及第。又中博学宏词科。累佐幕府。入朝为侍御史,守
指臣僚应太子之命,和太子之作而写的诗。如李百药有《奉和初春出游应令》。
古人认为,豫、樟这两种优良木材生七年后才可分辨出来。后因喻指贤良之才需待时年而识遇。白居易《寓意诗五首》之一:“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又《放言五首》之三:“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介绍】:岑参《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诗句。兵戈,谓战事,指安史之乱。二句出语沉痛,真切地反映了作者伤时悯乱、有志难骋的忧闷心情。
【介绍】:见王无竞。
清鲁一同撰。见《鲁通甫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