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秦隐君集

秦隐君集

诗集。一作《秦隐君诗》、《唐秦隐君诗集》,或称《秦公绪诗集》。唐秦系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秦系诗》一卷。其诗至宋,多泯灭不传。吕夏卿在庆历年间曾搜集其诗三十九首,汇为一集,序而刻之。及南宋,诗版久无复存。绍兴年间,有南安主管学事者张端,觅获其集,遂镂版以广其传。是集宋刻本未见传世。缪荃孙《艺风藏书续记》卷六著录有《秦隐君集》一卷,明翻宋本。又《秦校书诗》一卷,明翻宋本,此二本亦未见传。今存世明标影宋抄者仅一种,《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一九著录之。书名《唐秦隐君诗集》。卷前有吕夏卿序,卷后有张瑞跋,各本所无。编诗三十九首。今藏国家图书馆。明抄《唐四十七家诗》本,书名、行款、字数、编次、诗数与影宋抄本悉同,当属同一系统,仅缺吕序和张跋。以《秦隐君集》名书的明代刻本尚有明铜活字《唐人诗集》印本。分体编次,五律十六首,七律七首,五绝二首,七绝十四首,总三十九首,前后无序跋(又见《唐五十家诗集》本)。与影宋抄本当属不同系统。属此系统者,尚有《唐诗二十六家》辑刊本。

猜你喜欢

  • 休文

    南朝梁沈约的字。沈约善诗文,名重当世。元稹《再酬复言》:“休文欲咏心应破,道子虽来画得无?”

  • 李表臣

    【介绍】:见李程。

  • 七子

    指汉末建安时期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等七人,称建安七子。张九龄《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七子陪诗赋,千人和棹讴。”罗隐《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之一:“书札二王争巧拙,篇章七子避风

  • 送董判官

    【介绍】:高适作。或天宝十一载(752)秋写于长安。这首送人赴幕府任职的诗,赞扬了友人仗剑戍边,一展抱负的壮志豪情,并勉励他不畏艰辛,以身报国,为边疆的安宁做出贡献。该诗赠别而无惆怅悲苦之音,格调昂扬

  • 小娘

    ①旧称歌女或妓女。李贺《洛姝真珠》:“真珠小娘下青廊,洛苑香风飞绰绰。”②指年轻女子。温庭筠《荷叶杯》词:“小娘红粉对寒浪,惆怅,正思惟。”

  • 礼干木

    干木,指战国魏贤人段干木。干木居魏,魏文侯乘车过其里巷,必伏轼表示敬意。这使百姓高兴,秦不敢来攻。见《吕氏春秋·期贤》。后用作礼贤下士之典。费冠卿《酬范中丞见》:“战国方须礼干木,康时何必重侯嬴。”

  • 桓山禽

    《孔子家语·颜回》:“孔子在卫,昧旦晨兴,颜回侍侧,闻哭者之声甚哀。子曰:‘回也知此何所哭乎?’对曰:‘回以此哭声非但为死者而已,又有生离别者也。’子曰:‘何以知之?’对曰:‘回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

  • 杜诗谚解钞

    〔韩〕李丙畴撰。见《杜诗谚解》①。

  • 袁丝伏剑

    袁盎曾向汉景帝进言反对立梁孝王为太子,后被梁孝王刺客暗杀于安陵郭门外。事见《史记·袁盎列传》。李德裕《清冷池怀古》:“袁丝徒伏剑,长孺欲成灰。”

  • 高智周集

    文集。唐高智周撰。《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著录《高智周集》五卷。其后未见著录,当已亡佚。《全唐诗补编》录诗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