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王起

王起

【生卒】:760~847

【介绍】:

字举之,行十一,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徙家扬州(今属江苏)。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后又登博学宏词科、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官至宰相。曾两典贡举,所选皆知名之士。封魏郡公。终以使相出镇山南西道。卒谥文懿。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6首,所预联句4首;《全唐诗补编·续拾》所补《答广宣上人》一诗,《全唐诗》卷三四六误作王涯诗。

【生卒】:760—847

【介绍】:

唐代文学家。字举之。太原(今属山西)人,家于扬州(今属江苏)。排行十一。王播弟。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及第。十九年(803)登博学宏词科,授校书郎。元和三年(808)又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补蓝田尉。十四年(819)累迁至比部郎中、知制诰。十五年(820)拜中书舍人。长庆元年(821)迁礼部侍郎。掌贡举二年,擢白敏中裴休等。改兵部侍郎。四年(824)出为河南尹。宝历二年(826)迁吏部侍郎。改兵部侍郎。大和二年(828)出为陕虢观察使。累至兵部尚书,加皇太子侍读,兼太常卿。文宗题诗赐之,诏画像于便殿,号“当世仲尼”。开成三年(838)充翰林侍讲学士。四年(839)改太子少师。会昌三、四年(843、844)复知贡举,擢卢肇项斯赵嘏马戴等,皆当时名士。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大中元年(847)卒于镇。好学强记,博览群书,富于词章,工文能诗。会昌三年(843)作《和周侍郎见寄》诗,门生和者二十二人,一时传为佳话。《庄恪太子哀册文》辞情凄惋典丽,知名于时。尤长于赋,为晚唐律赋名家。其律赋取材广泛,文辞赡丽,属对工巧,句法活泼。《南蛮北狄同日朝见赋》、《羡鱼赋》等皆为佳作。撰有《王起集》一百二十卷、《文场秀句》一卷、《大中新行诗格》一卷,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四》,并佚。《全唐文》存文三卷,《全唐诗》存诗六首、联句四首。《唐摭言》卷三另录《答广宣》诗,《全唐诗》误作王涯诗。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猜你喜欢

  • 唐人八家诗集

    合集。唐李嘉祐等著。明毛晋编。四十二卷。此书收中晚唐人诗集,有李嘉祐《台阁集》一卷、许浑《丁卯集》二卷、李群玉《李文山诗集》三卷、罗隐《甲乙集》十卷、薛能《薛许昌诗集》十卷、李中《碧云集》三卷、李商隐

  • 骑土牛

    《三国志·魏志·邓艾传》:“艾州里时辈南阳州泰,亦好立功业,善用兵。”裴松之注引《世语》:“泰频丧考、妣、祖,九年居丧,宣王留缺待之,至,三十六日,擢为新城太守。宣王为泰会,使尚书钟繇调泰:‘君释褐登

  • 膝下荣

    指子女带给父母的荣耀。贾岛《送雍陶及第归成都宁亲》:“同日升科士,谁同膝下荣。”

  • 唐才子传校注

    孙映逵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76万字。本书于传文之后,一般都有校注、补录、辑评三项。校勘以遵义黎庶昌珂罗版影元刊十卷本为底本,而以诸本对校,列出较有价值的异文,并判断正伪,订正讹

  • 唐诗英华

    ①清顾有孝撰。有孝(1619~1689),字茂伦,吴江(今江苏苏州)人,诸生,少时曾游陈子龙之门。明末吴中诗多染钟、谭陋习,而明前后七子“诗必盛唐”说之影响尚存。顾氏不满于此,故有是编。全书共二十二卷

  • 又过杨相宅

    【介绍】:汪遵作。一作尹璞诗,题作《题杨收相公宅》,与此诗文字小异。杨收,懿宗咸通四年(863)为相,因得罪左军中尉杨玄价,于八年十月罢相,以检校工部尚书出为宣歙观察使。九年八月,再贬端州司马,又尽削

  • 除夜宿石头驿

    【介绍】:戴叔伦作。诗题一作《除夜宿石桥馆》。除夜,一年中的最后一夜;石头驿,在今江西新建县赣江西岸。诗层层抒写除夕之夜滞留逆旅,不能还家与亲人团聚的凄苦情怀,表达了无穷的飘泊寂寞之感。吴汝伦曰:“此

  • 太常醉

    见“太常妻”。

  • 移山志

    《列子·汤问》载愚公全家想搬移太行、王屋二山,历尽磨难,最终感动天神,把山搬走。后比喻雄心大志。许浑《送岭南卢判官罢职归华阴山居》:“东堂旧屈移山志,南国新留煮海功。”

  • 刘迅

    【生卒】:?—761【介绍】:唐代文学、史学家。字捷(一作挺)卿。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刘知幾子。历仕京兆功曹参军,右补阙。肃宗上元中,避地安康,卒。刘迅生于名儒史学之家,以学术著称,与元德秀、萧颖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