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沈佺期

沈佺期

【生卒】:656?—714?

【介绍】:

唐代诗人。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排行三。高宗上元二年(675)登进士第,授协律郎。武后时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书成,转考功员外郎。长安二年(702)迁给事中。遭劾入狱,未究被释。神龙元年(705)因谄附张易之,流放驩州。遇赦,稍迁台州录事参军。三年(707)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后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世称“沈詹事”。佺期诗多应制奉和之作,诗风靡丽,但也有一些内容充实、情韵颇高的作品,如写征人思妇哀怨的《杂诗》三首、《独不见》等均为后人传诵。至于其流放驩州期间诸作,如《过七盘岭》、《岭表逢寒食》、《驩州南亭夜望》、《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情真意切,洗削铅华,更与应制之作迥然不同。沈佺期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历来被视为近体律诗定型的代表诗人。他们的律诗,不仅声律精切,属对工巧,“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新唐书·宋之问传》),而且着意追求构思和意境的创新,使诗歌艺术较之古体诗更为凝练含蓄,工巧有致,完成了诗歌体制的一大变革。沈佺期诗作气度宏大高华,尤长于七律,对七律体制的规范化较宋之问作用更大。他创制的七律,被胡应麟誉为初唐七律之冠(《诗薮内编》卷四)。名篇《独不见》一气盘旋,情韵具足,姚鼐说其“高振唐音,远色古调”(《今体诗钞》卷一)。原有《沈佺期集》十卷,久佚。明人辑有《沈佺期集》(一名《沈云卿集》、《沈詹事诗集》)。《全唐诗》编诗三卷,《全唐诗补编》补二首、断句四联;《全唐文》存文六篇。陶敏有《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校笺》卷一。

【生卒】:656?—715?

【介绍】:

字云卿,行三,故人称沈三。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上元二年(675)进士。曾授协律郎,后迁通事舍人。圣历中,预修《三教珠英》。长安元年(701)迁考功员外郎,再迁给事中。神龙元年(705),中宗复位,诛张易之兄弟,沈佺期因谄事张易之,坐流驩州(今越南荣市)。遇赦,量移台州录事参军。后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终太子少詹事,世称“沈詹事”。玄宗开元初卒。新、旧《唐书》有传。沈佺期与宋之问齐名,俱以律诗见称,时号“沈宋”。二人对唐代近体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可以说,律诗到沈宋时期,才真正进入自觉的阶段,近体诗的诗律规范基本定型化。赵翼曰:“至唐初沈、宋诸人,益讲求声病,于是五七律遂成一定格式,如圆之有规,方之有矩,虽圣贤复起,不能改易矣。”(《瓯北诗话》卷一二)沈、宋并称,但各具特色。胡应麟曰:“沈、宋本自并驱,然沈视宋稍偏枯,宋视沈较缜密。沈制作亦不如宋之繁富。”(《诗薮·内编》卷四)现存诗约160首,《全唐诗》编为3卷。明人辑有《沈佺期集》。

猜你喜欢

  • 朱光弼

    【介绍】:唐人,生平无考。《全唐诗》收诗2首,其《宫词》1首乃刘方平《长信宫》诗误入。

  • 萧膺

    【介绍】:字次元,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开成三年(838)进士及第,曾任大理司直。《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2句。

  • 丹阳集诗人

    诗人群体。唐玄宗时期,润州延陵有包融、储光羲,曲阿有丁仙芝、蔡隐丘、蔡希周、蔡希寂、张彦雄、张潮、张晕、周瑀、谈裁,句容有殷遥、樊晃、沈如筠,江宁有孙处玄、徐延寿,丹徒有马挺、申堂构,此十八人均有诗名

  • 唐五代五十二种笔记小说人名索引

    方积六、吴冬秀编撰。中华书局1992年7月初版。本索引系据唐五代笔记小说47种、宋人撰记载唐五代事迹笔记2种、总集3种共计52种编制而成,以姓名或常用称谓作主目,其他称谓如字、号、绰号、小名、行第、封

  • 入少密溪

    【介绍】:沈佺期作。少,一作“小”。自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诞生后,充满理想色彩的乌托邦意念时常浸润文人的笔端,这反映了疲于世间风波的人们,希图解脱的心态。此诗立意直绍渊明,其中“自言避喧非避秦,薜衣

  • 野人闲话

    笔记。五代耿焕撰。焕自称成都山野之人,故有此书名。《崇文总目》、《直斋书录解题》作景焕,乃避宋太宗讳而改。《宋史·艺文志》作耿焕撰。是。此书五卷,记五代十国时后蜀之事,叙述简略,颇有神异色彩。如“火龙

  • 平津客

    指达官显宦府邸的宾客。杨嗣复《丁巳岁八月祭武侯祠堂因题临淮公旧碑》:“况是平津客,碑前泪满巾。”

  • 依依

    ①轻柔飘拂貌。李白《送客归吴》:“岛花开灼灼,汀柳细依依。”②隐隐约约貌。孙鲂《柳十一首》之十一:“深绿依依配浅黄,两般颜色一般香。”韦庄《思帝乡》词:“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③情深依恋貌。刘商《柳

  • 绘图本新编唐诗三百首

    烟雨编著。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出版。本书是为青少年读者提供的新的唐诗选本。编著者将300首唐诗分为咏怀篇、山水篇、田园篇、情思篇等12类,每首诗后有注释、主旨提要、意境浅说、写作简析诸项,一诗

  • 末上

    开头;最先。亦指树梢。牛峤《杨柳枝五首》之一:“解冻风来末上青,解垂罗袖拜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