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屠夫门前大口咀嚼。《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后以“大嚼屠门”比喻凭空想以自慰。罗隐《黄鹤驿偶题》:“高歌酒市非狂者,大嚼屠门亦偶然。”
汉代冯唐仕文帝时年已老,犹为中郎署长。景帝时为楚相,免官。武帝时冯唐九十多岁举为贤良,但已不能再作官了。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后因以“冯唐”、“冯唐老”为年纪老迈或慨叹生不逢时之典。杜甫《垂白》
明黄光升撰。分上下两卷,收杜甫七言律诗122首,既非编年,又不分类,殊无伦次。注释置于篇末,大抵先注明杜甫行迹,诗之作年,间或概括全诗旨意,再逐句笺释名物词语,串解句意。不迳引前人注,亦不训释典故出处
【介绍】:王昌龄作。写与故友相逢、夜饮情况。唐汝询《唐诗解》曰:“上联述仓曹待己之厚,下联言己念仓曹之深。‘梦中看’者,情绪无堪,所见皆如梦中耳。犹云忽忽若狂也。”黄生《唐诗摘钞》评曰:“诗中说梦极平
即锦官城。亦作成都的代称。卢照邻《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杜甫《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锦里春光空烂熳,瑶墀侍臣已冥莫。”
传说尧帝宫阶前生的一种瑞草。该草从每月朔日起日生一荚,至月半至,共十五荚。自第十六日起,日落一荚,月末而尽。如小月,则馀一荚,萎而不落。见《竹书纪年》卷上。后或因以“尧蓂”为计历之典。亦谓岁月、光阴。
①古神话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曾在此宴请周穆王。事见《穆天子传》卷三。后比喻游仙或宫廷欢宴的地方。陈子昂《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愿罢瑶池宴,来观农扈春。”李世民《帝京篇十首》之五:“何如肆辙
【介绍】:李白《梁甫吟》诗句。二句写吕尚为待时报国,期遇明主。这里,李白以吕尚自喻。三千六百钓,谓垂钓之久。此句是说,吕尚志在天下,“一举钓六合”之意。风期,犹风度也。
指南朝宋鲁国人孔淳之。字彦深。性好山水,隐居不仕。后朝廷征为散骑侍郎,乃避走他乡,不知所终。见《南史·孔淳之传》。后因以“孔淳”指隐居不仕的贤士。王绩《赠李征君大寿》:“孔淳辞散骑,陆昶谢中郎。”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鳣,鲔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点额”本指跳龙门的鱼头额触石壁而还,后喻指仕途失意或应试落第。白居易《醉别程秀才》:“五度龙门点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