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甫与长安

杜甫与长安

李志慧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17万字。该书是一部以描述杜甫在长安的生活创作为内容的专著。除“前言”、“后记”外,共分十章。前九章中,以“初入长安”始,以“离别长安”结,描述了从天宝五载(746)至乾元元年(758)十余年间杜甫在长安的生活与创作,揭示了杜甫由一个世宦子弟到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者,创作上由以描写个人生活与摹写景物到赢得“诗史”称号的现实主义诗人的过程。第十章则写杜甫离开长安后对长安的长久思念之情。全书首尾一贯,紧扣“杜甫与长安”这一主题展开,叙写生动,文字流畅。

猜你喜欢

  • 送杜晃进士之东吴

    【介绍】:孟浩然作。见《送杜十四之江南》。

  • 南威

    春秋时美女名。为晋文公所得,三日不听朝,后文公觉悟,疏远了她,认为将来必定有因女色而误国者。见《战国策·魏策二》。聂夷中《公子行二首》之一:“美人尽如月,南威莫能匹。”

  • 婵娟

    ①姿态美好。李商隐《霜月》:“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②指美人。方干《赠赵崇侍御》:“却教鹦鹉呼桃叶,便遣婵娟唱《竹枝》。”③月色明媚。刘长卿《湘妃》:“帝子不可见,秋风来暮思。婵娟湘江月,

  • 官柳乡愁乱,春山客路遥

    【介绍】:灵一《送王法师之西川》诗句。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习俗。诗谓行走在官道之柳树下,触景而生思乡之缭乱愁绪;春山逶迤益觉旅途遥遥。诗写旅途中之一种心理活动:乡思之苦与旅途艰辛,情景结合,感人至深。

  • 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

    【介绍】:皇甫冉《巫山峡》诗句。化用宋玉《高唐赋》之典,描写巫山的神奇瑰丽。唐高仲武赞为“发调新奇,远出情外。”(《中兴间气集》卷上)

  • 鸟隔寒烟语,泉和夕照流

    【介绍】:李咸用《寄楚琼上人》颔联。诗谓寒烟朦胧之中鸟儿在鸣叫,夕阳照耀之下泉水在流淌。景色寂清而又和谐,展示了楚琼上人孤独而幽闲的生活情趣。由物及人,借景传情。用“隔”与“和”两个动词把互不相关的景

  • 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介绍】:韩偓作。沙县、龙溪县,均在今福建境内。诗作于后梁开平四年(910)作者避难闽中时,描绘了从沙县到龙溪县的沿途所见,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村庄景象的描写,揭露了唐亡后藩镇军阀的罪恶行径,反映了兵荒

  • 蓟中作

    【介绍】:高适作。一作《送兵还作》。天宝十载(751)岁末,高适使清夷军南返途经蓟中时写下此诗。蓟中,指蓟城,在今北京市大兴县西南。诗中描写了边地萧条荒凉、战乱频仍的情景,抨击了统治者边策失当、帅非其

  • 赵上交

    【生卒】:895—961【介绍】:五代文学家。名远,以字行。涿州范阳(今属河北)人。后唐时,累官司封郎中,出为泾、秦二镇节度判官。后晋天福六年(941)由左司郎中迁右谏议大夫,拜中书舍人。开运元年(9

  • 火山云歌送别

    【介绍】:岑参作。写于天宝十三、四载(754、755)任职北庭期间。这首送别诗以浓墨重彩描绘了火山云奇异瑰丽的景色,寄寓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友人的惜别情思。该诗比拟夸张并用,想象奇妙,把烈焰蒸腾的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