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朱仲晦

朱仲晦

【介绍】:

即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家,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又号晦翁,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登进士第。官终焕章阁待制。著述甚富。《全唐诗》以其别字为名,作朱仲晦,误收其《答王无功问故园》诗1首,实即朱氏代答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之拟作。

猜你喜欢

  • 陈黯

    【生卒】:约805—871或876【介绍】:唐代散文家。字希孺,号昌晦,又号场老。泉州南安(今属福建)人,郡望颍川(治今河南许昌)。黄滔姑父。少聪颖。十岁能诗,十三知名乡里。十七作《苏武谒汉武帝陵庙赋

  • 智威

    【生卒】:646~722【介绍】:俗姓陈,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幼时于天保寺出家,后于金陵延祚寺师牛头宗四祖法持,成为牛头宗五祖。《景德传灯录》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诗偈2首。

  • 琴歌送别

    【介绍】:李颀作。见《琴歌》。

  • 原陵

    陵墓名。东汉光武帝刘秀之陵。在洛阳。罗隐《严陵滩》:“世祖升遐夫子死,原陵不及钓台高。”

  • 贯休

    【生卒】:832—912【介绍】:唐末五代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七岁出家。十余岁与处默唱和,诗名渐著。二十岁受具足戒。大中十二年(858)谒刺史段成式于处州。咸通四年(863)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介绍】:李白《子夜吴歌·秋歌》诗句。四句写长安思妇在月光下,为远征在外的丈夫准备过冬棉衣的情景。捣衣,捣帛、捶衣。玉关,即玉门关。王夫之云:“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唐诗评选》卷一)

  • 韦处厚

    【生卒】:773~828【介绍】:初名淳,避宪宗讳改。字德载,行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元和元年(806)进士。又登才识兼茂、贤良方正等科。官至宰相,封灵昌郡公。所著甚丰,今多逸。新、旧《唐书》

  • 学仙二首

    【介绍】:许浑作。讽咏汉武帝求仙之事。寄兴深婉,感慨良多。其一讽武帝之建寿宫,其二讽武帝之造云车。二诗虽着笔侧重点不同,但相映相证,有异曲同工之妙。“闻有三山未知处,茂陵松柏满西风”二句,诗思绵渺,情

  • 天爵

    孟子认为,“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是天然的爵位,人具有了这种高尚的道德修养,胜过公卿大夫之类的爵位。见《孟子·告子上》。后因以“天爵”称指人的高尚德行。权德舆《酬别蔡十二见赠》:“伊人茂天爵,恬澹卧郊园

  • 钓竿篇

    【介绍】:沈佺期作。钓竿篇,为乐府旧题,属《鼓吹曲辞》。以垂钓喻获取名利,是古典诗歌中常见题旨,佺期身为宫廷侍臣,以此观照宦情,自能体察入微。“避楫时惊透,猜钩每误牵”之句尤得讽喻三昧,可谓刻画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