辀,车辕。《左传·隐公十一年》:“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颍考叔挟辀以走。”后以“挟车辀”形容勇武有力。杜牧《洛中送冀处士东游》:“处士有儒术,走可挟车辀。”
见“阮籍途”。
佛教分诸天鬼神及龙为八部。见《翻译名义集·八部》。刘禹锡《送深法师游南岳》:“十方传句偈,八部会坛场。”
【介绍】:见任氏。
【介绍】:唐代诗人。逢,一作缝,误。扶风平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一说梓州(治今四川三台)人。生卒年不详。贞元五年(789)进士及第。二十年(804),为盩厔(今周至)尉。元和二年(807)由咸阳尉授
指律诗的第一、二句。即首联。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古律,有今律。有颔联,有发端,有落句。”参见“首联”。
战国楚屈原《九章·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此屈原称美橘树之德以自喻。后因以“皇树”为咏橘树之典。柳宗元《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旧俗七夕妇女穿针乞巧所用的针。温庭筠《洞户二十二韵》:“树列千秋胜,楼悬七夕针。”
皇宫中沿习俗于七月七日曝衣之处。沈佺期《七夕曝衣篇》:“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李贺《七夕》:“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介绍】:李商隐作。一作《春光》。此诗借春日美景反衬愁情。首二句写春光的热烈烂漫,春光与日光之所以相“斗”,正见出作者心绪撩乱;后二句直抒心曲,是对悠闲自得、安定从容的情绪的企盼,又从反面说明作者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