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崔融

崔融

【介绍】:

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曾于乾宁中题诗于苏州昆山惠聚寺。《全唐诗》存诗1首。

【生卒】:653—706

【介绍】:

字安成,齐州全节(今山东济南)人。高宗时,擢11科高第。累补宫门丞,历崇文馆学士、太子侍读、著作郎、凤阁舍人等官。中宗神龙元年(705),因阿附张易之贬为袁州刺史。后召授国子司业,兼修国史。以修《武后实录》,封清河县子。卒谥曰文。融与苏味道李峤杜审言齐名,号“文章四友”。著有《唐朝新定诗格》。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18首,编为1卷。其中《关中好风景》诗实为晚唐崔融作。《全唐诗补编·补逸》补录2首。

【生卒】:653—706

【介绍】:

唐代散文家、诗人。字安成。齐州全节(今山东章丘西)人。高宗上元三年(676),中辞殚文律科,累补宫门丞,兼直崇文馆学士。中宗为太子时,融为侍读,东宫表疏,多出其手。武后圣历中,自魏州司功参军迁著作佐郎,历右史、著作郎,进凤阁舍人。久视元年(700),出为婺州长史,寻召为春官(礼部)郎中,知制诰事。长安二年(702),再迁凤阁舍人。改司礼少卿。中宗神龙元年(705),因阿附张易之贬为袁州刺史。寻召拜国子司业,兼修国史。二年(706),以预修《则天实录》成,封清河县子。因撰武后哀册文,用思精苦,绝笔而卒。追赠卫州刺史,谥曰文。融为文典丽,朝廷所需大手笔多由其草拟。与苏味道李峤杜审言齐名,合称为“文章四友”。文以《则天哀册文》、《启母庙碑铭》等较为著名。诗以《咏宝剑》、《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等为人称许。据《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载,编有《珠英学士集》五卷,著有《宝图赞》一卷、《崔融集》六十卷,俱佚。《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补编》补诗二首;《全唐文》存文四卷,《唐文拾遗》及《续拾》补二篇。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猜你喜欢

  • 燕谷

    即寒谷。相传战国齐人邹衍在燕国时,有山谷因寒冷而不生五谷,邹衍吹律管而使其地变暖,五谷蕃生。事见汉刘向《别录》。苏拯《邹律》:“邹律暖燕谷,青史徒编录。”

  • 尚平

    即东汉向长,字子平。尚平隐居不仕,料理完子女的婚嫁之事后,离家出游,隐逸不知所终。后用为咏出世隐遁之典。孟郊《隐士》:“陶公自放归,尚平去有依。”参见“毕婚嫁”。

  • 集贤林亭

    裴度的园林。在洛阳集贤坊。《旧唐书·裴度传》:“东都立第于集贤里,筑山穿池,竹木丛萃,有风亭水榭,梯桥架阁,岛屿回环,极都城之胜概。”白居易《裴侍中晋公以集贤林亭即事诗三十六韵见赠,猥蒙征和,才拙词繁

  • 曹娥碑

    东汉孝女曹娥的墓碑。东汉上虞度尚立,其弟子邯郸淳撰文。碑已不存。后世传有《曹娥碑帖》。碑后有蔡邕题“黄绢幼妇,外孙臼”八字,寓“绝妙好辞”之意。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后用为典实。李白《送王

  • 大历诗风

    诗歌风格。唐代宗大历(766—779)时期,安史之乱初平,诗人面对现实而又缺乏盛唐诗人的理想、豪气和激情,注意力多转向个人遭遇和个人感慨,在流连光景、酬和寄献的同时,抒写其闲寂哀婉之情,艺术上追慕六朝

  • 陇头

    乐府曲名。一名《陇头水》。《乐府诗集》列为《汉横吹曲》。陇头,陇坻(今陕西陇县)山头,古代由关中通向西北边塞的要道。故此类曲辞多言出塞思乡之苦。《乐府诗集》录唐人曲辞十一首,多五、七言古诗,也有五、七

  • 赞公

    唐僧人。曾与杜甫等交游。杜甫《别赞上人》:“赞公释门老,放逐来上国。”

  • 避秦

    指避世隐居。典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沈佺期《入小密溪》:“自言避喧非避秦,薜衣耕凿帝尧人。”

  • 大阮

    指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为阮咸的叔父,故称。亦代指叔父。皎然《送道契上人之越觐大夫叔》:“大阮今为郡,看君眼最青。”

  • 锦亭

    指成都锦江亭。杜甫《古柏行》:“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