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诗英华

唐诗英华

①清顾有孝撰。有孝(1619~1689),字茂伦,吴江(今江苏苏州)人,诸生,少时曾游陈子龙之门。明末吴中诗多染钟、谭陋习,而明前后七子“诗必盛唐”说之影响尚存。顾氏不满于此,故有是编。全书共二十二卷,专选唐人七言律诗,初、盛唐各2卷,中唐6卷,晚唐独占10卷,末2卷则专收和尚、名媛和五代人之诗,其中选李商隐诗最多,杜甫许浑次之,破前人选诗积习。钱谦益以为此书“不立阡陌,不树篱棘……用以箴严氏(羽)膏肓之癖,洗高氏(棅)耳食之陋”(《唐诗英华序》)。李重华《贞一斋诗说》亦云其“名噪当时”。后梁无技之唐绝、王隼之唐五律,吴绮之唐律诸选,均受其影响。有清顺治十四年(1657)顾氏宁远堂刻本,1973年台北商务印书馆曾据岫庐现藏罕传善本影印出版。②于国俊、何鸥选析。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10月出版。43.2万字。该书是一部包括注释与鉴赏两方面内容的唐诗选本,共选入唐代100位诗人的诗作163首,大都是有代表性的名篇佳作,同时也照顾到了诗的不同体裁。编排上先对所选诗人的生平、创作等作简略介绍,次列所选作品及注释,最后为赏析文字。该书注释较为准确、简明,赏析文字简炼明快,分析也有独到之处,对读者提高唐诗鉴赏水平有一定帮助。本书依入选诗人姓名笔画为序排列。书前有“序言”、“前”言”。

猜你喜欢

  • 杜甫选集

    ①邓魁英、聂石樵选注。该书选录杜诗300余篇,以时间为次,注释详明,而第一条注释,则为该诗之题解,指明诗作年代地点,点明诗之大旨,以及有关问题。其注释多取之前人,择善而从,不做过多之考订,引证翔实赅博

  • 替人

    接替的人;后来的人。王梵志《用钱索新妇》:“替人既到来,条录相分付。”

  • 燕然山

    古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东汉永元中,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以颂汉朝威德。事见《后汉书·窦宪传》。后因以“燕然山”泛指边塞立功之地。吴融《绵竹四十韵》:“勒铭燕然山,

  • 玉润

    ①如玉般光洁润泽。顾况《露青竹杖歌》:“玉润犹沾玉垒雪,碧鲜似染苌弘血。”②《礼记·聘义》:“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后因以“玉润”称美君子。刘商《送王贞》:“清阳玉润复多才,邂逅佳期过早梅

  • 穷途哭

    本谓因车无路可行而悲伤,后引借谓处于困境而绝望哀伤。语出《晋书·阮籍传》:“(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齿落未是无心人,舌存耻

  • 山中留客

    【介绍】:张旭作。见《山行留客》。

  • 酬郭给事

    【介绍】:王维作。给事,即给事中。唐属门下省,掌侍奉左右,分判省事。郭给事,即郭纳。诗中称颂郭给事主眷优渥,居官清廉闲静,奉职贤劳勤勉,感慨自己老病不能相随,将辞官归隐。作为酬答之作,此诗无论写门下暮

  • 秋怀十五首(其二)

    【介绍】:孟郊作。《全唐诗》题只《秋怀》。元和元年(806)冬,河南尹郑馀庆辟诗人为属吏,生活始得安定,而后来三子夭折,老母病故,诗人重又沦落苦难。老病侵寻、贫苦无告,因感秋而抒怀。第二首写诗人缠绵病

  • 李夷邺

    【介绍】:或以为乃李唐宗室。仕五代南唐烈祖朝,升元中官翰林学士。烈祖崩,夷邺力排宋后监国之议,元宗李璟誉为“疾风劲草”。保大初年,拜宗正卿。性率易,好酒,元宗曾设宴而未召夷邺,乃献诗自请预宴。《全唐诗

  • 无願

    【介绍】:唐末五代诗僧。无,一作元,误。生卒年、籍贯不详。年龄与齐己相近,为诗友。白首居襄阳,集所作诗为《檀溪集》,远寄与己。己《寄岘山願公三首》称其“诗嫌背俗多”。《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僧无願集》